-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EDA设计(一)实验报告
PAGE 37
PAGE
EDA设计
实验报告
南京理工大学
学院:电光学院
实验一 单级放大电路的设计与仿真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调整和测试方法
2.掌握放大电路的动态参数的测试方法
3.观察静态工作点的选择对输出波形及电压放大倍数的影响
二、实验要求
1.一个分压偏置的单管电压放大电路,要求信号源频率5kHz(峰值10mV) ,负载电阻5.1kΩ,电压增益大于50。
2.调节电路静态工作点(调节电位计),观察电路出现饱和失真和截止失真的输出信号波形,并测试对应的静态工作点值。
3.调节电路静态工作点(调节电位计),使电路输出信号不失真,并且幅度最大。在此状态下测试
= 1 \* GB3 ①电路静态工作点值
= 2 \* GB3 ②三极管的输入、输出特性曲线和、、的值
= 3 \* GB3 ③电路的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和电压增益
= 4 \* GB3 ④电路的频率响应特性曲线和、的值
三、实验原理图
如图1.1所示即为一个单机放大电路,电阻、和滑动变阻器组成分压偏置器,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就可以改变三极管的静态工作点。
图1.1 单级放大电路原理图
四、实验过程及结果
1、电路的饱和失真和截止失真分析
(1)饱和失真
图1.2所示的是电路出现饱和失真时的波形。图1.3是所对应的静态工作点值,结合图1.1可以计算出静态工作点的各个参数:
, ,,
图1.2 饱和失真波形
图1.3 饱和失真时的静态工作点值
(2)截止失真
如图1.4所示的是电路出现截止失真时的输出波形,虽然从波形上并未看出明显的失真。但是注意到输出波形的幅值变小,即此时电路不但没有放大输入信号,反而起到了缩小的作用,亦可以说明此时电路出现了截止失真。
图1.5所示的是电路处在截止失真状态下的静态工作点的值。结合图1.1中的电路,可以计算出:
, ,,。
图1.4 截止失真波形
图1.5 截止失真时的静态工作点值
(3)最大不失真波形
调节滑动变阻器,并不断观察输出端示波器上的波形,在滑动变阻器划片位于53%的位置时可以得到最大不失真波形,如图1.6所示,观察到其???值约为500mV。图1.7所示的即为所对应的静态工作点,计算得:
, ,,
图1.6 最大不失真时的输出波形
图1.7 出现最大不失真波形时的静态工作点
2、三极管特性测试
(1)输入特性曲线及的测量
在绘制三极管输入特性曲线,会用到Multisim的直流扫描分析,软件要求物理量、为直流源,故需要重新连接电路。将处于最大不失真工作状态的三极管复制出来,最终电路如图1.8所示。
图1.8 绘制三极管输入特性曲线的实验线路图
将V1,V2均作为分析参数进行直流扫描,即可获得三极管在为不同取值时的输入特性曲线,如图1.9所示。
图1.9 三极管的输入特性曲线
再次利用直流扫描分析,画出三极管在最大不失真状态,即时的输入特性曲线(如图1.10所示)。由公式得,。
图1.10 计算时所绘制的输入特性曲线
(2)输出特性曲线及的测量
与绘制输入特性曲线一样,绘制输出特性曲线时亦需要重新连接电路。此时的两个直流源代表的物理量为和。重新连接的电路图如下图1.11所示。
图1.11 绘制三极管输出特性曲线的实验线路图
将I1、V1均作为分析参数进行直流扫描,即可获得三极管在为不同取值时的输入特性曲线,如图1.12所示。
图1.12 三极管的输出特性曲线
再次利用直流扫描分析,画出三极管在最大不失真状态,即时的输出特性曲线(如图1.13所示)。由公式得,。由公式得,。
图1.13 计算时所绘制的输出特性曲线
3.电路基本参数测定
(1)电压放大倍数的测定
图1.14所示的是电压放大倍数的测量电路。由数据计算得
图1.14 电压放大倍数测量电路
(2)输入电阻的测定
图1.15所示的是输入电阻测量电路。由数据计算得
图1.15 输入电阻测量电路
(3)输出电阻的测定
测量输出电阻时,需要将原输入信号置零,将原负载替换成一个交流电压源。测量其输入输出端的电压与电流,测量电路如图1.16所示。由数据计算得:
图1.16 输出电阻的测量电路
(4)频率特性仿真
利用Multisim软件中的交流仿真分析,可以轻松的得到电路的幅频和相频特性曲线,如下图1.17所示。
从特性图上可以看出的最大值,即max y为104.77。由通频带定义,将标尺置于幅频特性曲线两侧处,即得到上下限频率。由此可得,下限频率,上限频率,通频带为。
图1.17 幅频特性仿真
五、实验结果分析
从实验得出的结果来看,在误差的允许范围内可以认为本次实验是正确的。但是还有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即电路静态工作点的设置问题。设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