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陶瓷七功能陶瓷12015课题.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 功能陶瓷;第一节 铁电性与压电性;正压电效应:在极性晶体上施加压力、张力、切向力时,则发生与应力成比例的介质极化,同时在晶体两端将产生等量异号电荷。由形变产生电极化。P=d ?(不具有对称中心的晶体)(水晶、罗息盐、闪锌矿).力?(/形变S)产生电荷E(/极化P) 逆压电效应:在极性晶体上施加电场引起极化,则将产生与电场强度成比例的变形或机械应力。S=dtE. 电场E(/极化P)产生力?(/形变S) 电致伸缩效应:电介质在大外力/场作用下,需考虑非线性. S=vE2 热释电效应:在热平衡条件下,电介质因自发极化要产生表面束缚电荷,这种电荷被来自空气中附集于电介质表面上的自由电荷所补偿,其电不能显现出来。当温度发生变化,由温度变化引起电介质的极化状态的改变不能及时被来自电介质表面上的自由电荷所补偿,使电介质对外显电性。?Ps=p ?T(具有自发极化的晶体) 铁电性: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具有自发极化,在外电场作用下,自发极化能重新取向,电位移矢量与电场强度间的关系呈电滞回线特征。 (具有自发极化的晶体);+;+;(3) 无对称中心,且本身具有自发极化特性的结构; 例2:由热运动引起的自发极化;等轴晶系(大于120oC) : 晶胞常数:a=4.01A 氧离子的半径:1.32A 钛离子的半径: 0.64A 钛离子处于氧八面体中, 两个氧离子间的空隙为:4.01-2× 1.32= 1.37A 钛离子的直径:2× 0.64= 1.28A;结果: 氧八面体空腔体积大于钛离子体积,给钛离子位移的余地。 较高温度时,热振动能比较大,钛离子难于在偏离中心的某一个位置上固定下来,接近六个氧离子的几率相等,晶体保持高的对称性,自发极化为零。 温度降低,钛离子平均热振动能降低,因热涨落,热振动能特别低的离子占很大比例,其能量不足以克服氧离子电场作用,有可能向某一个氧离子靠近,在新平衡位置上固定下来,并使这一氧离子出现强烈极化,发生自发极化,使晶体顺着这个方向延长,晶胞发生轻微畸变,由立方变为四方晶体。;?;电畴的形成:许多固有电偶极矩产生自发平行排列形成一个畴。;无外加电场时,电畴在晶体中分布杂乱无章,使整个晶体表现为电中性,宏观上无极性。 外电场作用时,沿电场方向极化畴长大,逆电场方向的畴消失,其它方向分布的电畴转到电场方向,极化强度随外加电场的增加而增加,一直到整个结晶体成为一个单一的极化畴为止。如再继续增加电场只有电子与离子的极化效应,和一般电介质一样。;由极化轴引起自发极化的晶体,这种晶体的内部电场很强,外电场的作用并不能改变晶体的极化强度,也不能改变其方向,所有质点的偶极矩都平行,大部分是一个电畴,这样的热释电体大部分为一个电畴。 由热运动引起的自发极化的晶体,产生多畴,有居里点和电滞回线等特性,这类晶体具有热释电性和铁电性。;;具有压电性材料不一定铁电体 例如: 具有压电性材料又有铁电性的材料 BaTiO3 、Pb(Zr、Ti)O3、 Pb(Co 1/3 Nb 2/3 )O3 、Pb(Mn ? Sb ? )O3 、Pb(Sb ? Nb ? )O3。 ?----石英、纤维锌矿(ZnS)仅有铁电性。;电介质的极化强度与施加电场呈正比: P= ?o ?eE 铁电材料的极化强度不与施加的电场成线性关系,并具有明显的滞后。二者典型的关系如下图:;Ps:无电场时单畴的自发极化强度; Pr:剩余极化强度; EC :矫顽场强。;自发极化:在某一低温时由于热能所造成的偶极子混乱排列被局部电场所克服,从而产生自发极化,晶体中每一个晶胞里存在固有的电偶极矩,形成永久偶极矩。这种电偶极子在无任何外场作用时自发排列。 极性晶体:具有自发极化特性的晶体。;3 . 铁电体的性能及应用;(2)应用 ;独石电容器结构图;带引线结构;压电效应: 正压电效应:在极性晶体上施加压力、张力、切向力时,则发生与应力成比例的介质极化,同时在晶体两端将出现正负电荷。 逆压电效应:在极性晶体上施加电场引起极化,则将产生与电场强度成比例的变形或机械应力。;极化方向;正压电效应的电位移与施加的应力有如下关系: D=dT d:压电常数 逆压电效应的应变与施加的电场强度有如下关系: S=dE d:压电常数 注:正、逆压电效应的压电常数一样。;2. 压电材料的性能;3. 压电振子谐振特性及振动模式;谐振频率:形成驻波的频率。 形成驻波的条件:L= n? / 2 振动频率:f r=u/ ?( u----

文档评论(0)

475333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