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脑电图 第一节 脑电图发展概要 脑电图是大脑半球的生物电活动,通过电子放大器放大并记录下来,呈节律性脑电活动,是大脑皮层锥体细胞及其顶树突突触后电位同步综合波,并由丘脑中线部位非特异性核团(包括中央内侧核、中线核等)起调节作用,而丘脑、脑干网状结构与大脑皮层各部间的兴奋或抑制刺激和反馈作用,决定着脑电活动的节律性同步活动。; 1875年Caton首先用电流计从兔和猴的大脑皮层描记出直流电位和动物睡眠时或死亡前脑电活动的变化。 1924年Berger从人脑通过头皮上安放电极,描记出人类的脑α 和β节律电活动,且发现这些电活动来源于大脑皮层神经元,与血管和结缔组织无关,但与年龄、感觉性刺激和机体生理化学改变有关,从而奠定了脑电活动在人类的解剖、生理基础。 1936年以后,脑电图学在全世界范围发展,开始为临床和科研服务。 自1924年Berger首先发现从头皮描记人类脑电活动以来,迄今已有80余年的历史,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上世纪70年代计算机技术突飞猛进,脑电生理技术已不仅限于常规脑电图检测。1965年Cooley、Tukey等首先提出快速傅立叶转换计算法(FFT)将原来傅立叶转换速度提高了数十倍到上百倍,是目前常用的谱分析法。近20年来又发展了现代谱分析,即A-R模式,大大加强了对脑电短数据的处理能力。上世纪80年代初彩色显像技术问世以来,脑电生理的检测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到目前为止脑电生理检测技术已形成了一整套可以彩色直观显示、自动快速进行频谱及功率谱定量分析、时空定位、自动打印成像、大容量贮存、无纸描记及24h有线或无线长期监测、较强的抗干扰装置等完整检测系统,脑电生理检测技术已进入了一个划时代阶段。 目前临床应用的各种脑电生理检测技术,有脑感觉及运动(磁、电刺激)诱发电位、事件相关电位、脑电位分布图(脑电地形图)、显著概率地形图、脑时域地形图、压缩功率谱阵分析、24h有线或无线长期脑电监测及分析系统、无纸脑电描记等。 上述各种检测技术均是在常规脑电检测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能更精确地反映人脑功能变化的心理、生理、病理状态,使脑电生理的检测不仅应用于临床医学,且已广泛应用于军事、航空、航天、深海医学的研究,使脑电生理检测技术达到丰富多彩、完善、客观而前途宽广的境地。但不论脑电生理新技术有多大的发展,在临床诊断和科学研究方面,脑电图的基本描记分析和结合临床实际对照,仍占有无可争议的重要地位。; 决定脑波的主要因素及其规律如下: 1.周期(波频Hz)的主要决定因素 (1)神经元回路的物理性:回路的长短及神经纤维的粗细,以及神经冲动经过突触的数目。如皮层→丘脑回路电位周期长于短的皮层内回路。细纤维、兴奋传导速度越慢,则周期越长;兴奋通过突触时,时间将延迟。 (2)神经元的不应期:约100ms。 (3)神经元物质代谢速度:突触后电位是在物质代谢过程中形成的,当达到一定水平时,导致细胞放电→送入回路中,代谢越慢则有长周期慢波,如老年人。 (4)大脑皮层神经元同步化和去同步化程度。;2.波幅(μV)的决定因素 (1)皮层神经元同步化和去同步化程度。 (2)皮层神经元数量及大小,人脑枕叶和中央区α波幅高于他区,因枕叶皮层的颗粒细胞体积虽小,但数目众多。中央前区的细胞数虽不多,但细胞又大又长。 (3)神经元排列的一致性:皮层表面排列一致,有规则;第6层神经元多,但排列方向不一致,故波幅前者高,后者低。 (4)记录电极和皮层间距大则波幅低,如硬膜下血肿。 (5)神经元兴奋性:兴奋性高,波幅高,频率快,多见于树突的持续性去极化或轴突侧支抑制系统被破坏后。;第三节 异常脑波概述 一、异常脑波产生的原因 异常脑波是脑机能的异常状态在脑电图的表现,其产生原因如下: (一)脑器质性病变。 (二)全身性疾病继发,特别是中毒、代谢病,导致大脑皮层神经元的形态或机能改变。 1.神经元树突基部侧棘的形态变化和该部的持续性去极化。 2.神经元轴突侧支抑制系统被破坏。 3.神经元数量减少。 4.神经元物质代谢障碍。 5.神经纤维传导速度减慢。 由于上述因素,导致脑波波率、波幅、波形、位相、出现形式、反应性的异常,产生各种异常脑波的出现。; 二、异常波的分类及病因 (一)生理波病理化 1.α波异常 (1)广泛性α波变慢,伴调幅差,多见于广泛性慢性脑功能低下的各种疾病,包括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柑橘基地质量管理体系.pdf
- CAD2007入门教程_图文版.ppt VIP
- TSG Z7005—2015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机构 核准规则_可搜索.pdf VIP
- DB4419_T 24-2024 社区社会组织孵化服务指南.docx VIP
- 安全可靠分布式事务型数据库技术要求.pdf VIP
- SH3124-2001T 石油化工给水排水工艺流程设计图例.pdf VIP
- 电缆敷设图集 12D101-5.pdf VIP
- 《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课件.pptx VIP
- 2024新信息科技四年级《第二单元 用编码描绘世界》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
- 淮北矿业2015年矿瓦斯综合治理“六项指标”考核办法淮北矿业2015年矿井瓦斯综合治理“六项指标”考核办法.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