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3D显示技术原理与发展资料.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首个3D电视频道开始试播 ;3D 电脑不断推陈出新;3D立体显示可以说是进来娱乐产业相当热门的话题,不但有好莱坞不断推出的《阿凡达》《变形金刚》等卖座3D立体电影,全球各大家电厂商也积极布局准备推出一系列支持3D立体显示的播放机与电视机等家电产品,NVIDIA也推出支持3D立体显卡与周边,甚至连SCE与任天堂也陆续发表PS3与NDS后续机种的3D立体显示支持。;3D技术起源 什么是3D显示技术 3D显示技术的原理 3D显示技术的种类 3D显示技术的优劣 3D显示技术的发展 3D显示技术的展望;3D显示起源; 由于立体视觉是基于视差而来,因此3D显示技术就是要以人工方式,利用一系列的光学方法使人左右眼产生视差从而接受到不同的画面,在大脑形成3D(3Dimensions)立体效果的技术。;; 3D显示;;色分法成像的图;2、光分法:利用偏光片(通过如百叶窗般排列的矽晶体涂料薄膜(偏光膜))来滤原本朝向不同方向震动的光线,挡住与偏光膜方向垂直的光线,只让与偏光膜方向相同的光线通过从而产生视差。;采用交错偏光片的 3D 液晶电视 ;3、时分法:(快门法)通过提高屏幕刷新率把图像按帧一分为二,形成左右眼连续交错显示的两组画面,通过快门式3D眼镜的配合,使得这两组画面分别进入左右双眼,最终在大脑中合成3D立体图像。;快门式3D眼镜;时分法显示效果图; 现在市场上主流3D电视就是根据上面2光分法、3时分法来实现的。 据国美、苏宁等家电卖场的销售人员介绍,市场上3D眼镜一般分为主动快门式和偏振式两种。合资品牌以主动快门式 为主,对应的是软屏;国产品牌以偏振式为主,对应的是硬屏。主动快门式3D眼镜带有电池、电路、液晶镜片,清晰度比较高,但是消费者如果长时间观看,就可能引起头晕、眩晕、视力疲劳;偏振式清晰度相对减半,不过成本较低,价廉物美,使用起来更自由轻便。; 3D显示;1、视察挡板法:是在屏幕表面设置称为「视差屏障」的纵向栅栏状光学屏障来控制光线行进方向,让左右两眼接受不同影像产生视差达成立体显示效果.視差遮屏,是以黑色与透明相间的直线条纹,置于离液晶面板一小段距离处,让观赏者的其中一眼只能看到液晶面板奇数画面,观赏者另一眼則只眼看到液晶面板偶数画面。;视察挡板法合成图;视察挡板法显示器;2、透镜阵列法:在显示器前面板镶上一块柱透镜板组成裸眼立体显示的光学系统,像素的光线通过柱透镜的折射,把视差图像投射到人的左、右眼,经视觉中枢的立体融合获得立体感。柱透镜板由细长的半圆柱透镜紧密排列构成,下图显示了柱透镜方法的原理。左右眼视图分别位于奇列和偶列像素上,形成视图分区。 ;透镜阵列显示器及其合成原理;3、微透镜投影:将图像投影到由微透镜组成的显示屏上,经过有微透镜折射产生相差来达到立体成像。;微透镜投影显示器;4、微位相差板法:微位相差板法是台湾光电研究院研究成功的一种裸眼立体显示技术。使用微位相差板改变光的偏极态来达到左、右视图的分离。微位相差板立体显示器不需要戴眼镜,但是视角很小,需要和头部跟踪装置配合使用 ;5、特殊照明法:线光源照明法的立体显示器在LCD的像素层后使用一系列并排的线状光源给像素列提供背光照明,线光源宽度极小并与液晶屏的列像素平行。密集的线光源照明使奇、偶列像素的图像传输路径分离,使左、右眼看到对应的画面。;3M公司的指向光源显示屏;;全息技术是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真实的三维图像的记录和再现的技术,其第一步是利用干涉原理记录物体光波信息,此即拍摄过程:被摄物体在激光辐照下形成漫射式的物光束;另一部分激光作为参考光束射到全息底片上,和物光束叠加产生干涉,把物体光波上各点的位相和振幅转换成在空间上变化的强度,从而利用干涉条纹间的反差和间隔将物体光波的全部信息记录下来,记录着干涉条文的底片经过显影、定影等处理程序后,便成为一张全息图; 3D显示;1、透射式全息显示图像:透射式全息显示图像属于一种最基本的全息显示图像。记录时利用相干光照射物体,物体表面的反射光和散射光到达记录干板后形成物光波;同时引入另一束参考光波(平面光波或球面光波)照射记录干板。对记录干板曝光后便可获得干涉图形,即全息显示图像。再现时,利用与参考光波相同的光波照射记录干板,人眼在透射光中观看全息板,便可在板后原物处观看到与原物完全相同的再现虚像。 ;2、反射式全息显示图像:将物体置于全息板的右侧,相干点光源从左方照射全息板。将直接照射至全息板平面上的光作为参考光;而将透过全息板(未经处理过的全息板是透明的)的光射向物体,再由物体反射回全息板的光作为物光,两束光干涉后便形成全息显示图像。由于记录时物光与参考光分别从全息板两侧入射,故全息板上的干涉条纹层大致与全息板平面平行。再现时,利用光源从左方照射全息板,全息板中的各条

文档评论(0)

11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