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原子的能级和辐射 棱镜光谱仪示意图 氢原子光谱巴耳末经验公式 (1885) 光谱项: 巴尔末线系 里德伯公式 光谱项 (四)氢原子的能级、半径 (四)氢原子的能级、半径 氢原子的轨道和能级 实验验证之一: 玻尔理论的最主要成功之处是: 四、非量子化轨道跃迁——连续谱的形成 类氢离子(氦离子)光谱 索末菲理论 椭圆轨道的相对大小 椭圆轨道的量子化条件 椭圆轨道的相对大小 一个电子轨道的进动 展成级数形式得: 空间量子化与史特恩—盖拉赫实验 1、电子轨道运动的磁矩 2、电子的轨道磁矩与轨道角动量间的关系: 史特恩—盖拉赫实验的仪器示意图 二、轨道取向的量子化理论解释 轨道的方向量子化 原 因 1、理论内在的不统一,不是自洽的。一方面提出了与经典理论完全矛盾的假设。另一方面又认为经典理论(牛顿定律、仑定律)适用。所以不是一贯的量子理论,也不是一贯的经典理论,而是量子论 + 经典理论的混合物。 n 2,n? 2 n 2 ,n? 1 2a1 4a1 6a1 3a1 9a1 n 3,n? 3 n 3,n? 2 n 3,n? 1 二、对圆轨道的修正 索末非考虑了更一般的椭圆轨道运动,发现对同一个由n标定的能级 n称主量子数 ,可以有n个不同偏心率的椭圆轨道运动,但它们是能量简并的态。 按相对论原理,物体质量随它的运动速度而改变: 物体动能: 椭圆轨道运动时电子的轨道不是闭合的,而是连续的进动。 ? 玻尔轨道速度为vn αc/n vn/c α /n ,玻尔第一轨道速度是最大的,为v1 α c c/137,所以应考虑相对论效应。 对于圆轨道相对论的修正是 索末非对椭圆轨道也作了相对论修正,计算结果表明系统的总能量不仅与n有关,而且还与椭圆的角动量有关 不同的偏心率椭圆对应有不同的角动量 。 轨道的进动使得在n相同n?不同的轨道上运动时能量略有差别。索末菲按相对论力学原理推得: 式中 蓝色考虑了相对论效应能级劈裂 r dФ 电子轨道运动的磁矩是量子化的,波尔磁子是磁矩的最小单位 r i -e no L 方向: 相反 大小: 矢量式: 3、具有磁矩的原子在磁场中受力 设磁场方向为Z且不均匀,则具有磁矩的原子在这个磁场中受力: ? ? Z 史特恩—盖拉赫实验 方法:基态银原子束以相同的速度方向通过 与速度方向垂直的不均匀磁场,不同 ?Z的原子受力不同,因而落在照相底 片上位置不同。由底片上银原子的分布 情况可以判断?Z的分布情况。 p c) o s1 s2 s N a p A′ c A N b s 无磁场 有磁场 N S 结果:相片P上有两条黑斑,两者对称分布。 沿z方向磁场不均匀,则在Z方向受力: 沿x方向不受力,作匀速运动。沿Z方向作匀加速运动: 对实验结果的解释: 两条黑斑: (1)说明?有两个取值,磁矩相对于磁场的取向有两种。 (2)磁矩相对于磁场的取向不是连续的而是量子化的。每一个磁矩与一个轨道相对应,即轨道的空间取向是量子化的。 用其它原子来做实验时,原子束也分成若干束。说明原子具有空间量子化特性。 电子在库仑场中的运动一般是平面上的椭圆轨道运动,处于磁场中电子还受磁场力的作用,电子的轨道运动不再是平面运动,而是三维空间的曲线运动。 假设磁场不是很强,它对电子运动的影响不是很大,运动可近似为平面上的运动,但轨道平面是绕磁场做缓慢进动的。轨道实际上是一个空间曲线,三维运动就必须满足三个量子条件 三维空间中运动时,量子化条件为: 4、当UC UGK UC+UAG时,在接近栅极但未达到栅极处,电子已获得了eUc的能量,若与汞原子发生碰撞,电子使原子激发,碰后电子在到达栅极前,还有一段距离,获得能量 e UGK-UC eUAG,此时电子不能形成板极电流,但由于UGK的增加,与汞原子碰撞的电子越来越多,电流会继续下降。O-b段 5、当UC+UAG UGK 2UC时,第一次碰后电子在到达栅极前,还有一段距离,获得能量 e UGK-UC eUAG,此时电子有足够的能量克服反向电场形成板极电流,随着UGK的增加,到达阳极的电子越来越多,电流会再次增加。b-c段 5、当UGK 2UC时,在KG空间的中部电子已获得eUC的能量,此时与汞原子碰交出全部能量,碰后加速到栅极再次获得获得能量eUC,此时电子与另一汞原子碰再次交出能量不能到达板极形成电流,电流会再次减小。-c处 以后反复上述过程。 6、由此可见UGK nUC时,n 1,2,3,…时,即加速电压等于第一激发电势的整数倍时板极电流都会下降形成规则起伏的I-U图线。图线给出了原子的第一激发电势,并由此证明原子确实存在能级。 弗兰克-赫兹实验现象说明:电子与汞原子发生了非弹性碰撞,电子的4.9ev能量被汞原子全部吸收。这个能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