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 MERGEFORMAT 13
目 录
1 编制依据2
2 工程概况2
3 施工测量准备2
4 总平面控制网布设4
5 平面测量主控线测定4
6 高程水准测量控制网布设6
7 高程控制测量6
8 施工细部放样7
9 垂直度观察9
10 竣工测量10
11 施工测量工作的组织与管理10
12 施工测量质量保证体系11
一、编制依据
1.1XX工程设计图纸;
1.2 由西安市勘察测绘院引测高程成果表、建筑红线及水准控制点等;
1.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1.4 XX集团施工测量工作的有关管理规定。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XX工程,主楼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地下一层为人防工程及车库,地上一至三层为裙房,四至二十六层为住宅楼,建筑面积约19966平方米,本工程建筑高度均为80.05米。基础~三层采用镜面板,四层~二十六层采用全钢大模板。层高分别为:地下一层层高3.3m,一层层高为4.5m,二层层高为4.2m,三层层高为4.17m,四至二十六层层高均为2.9m。±0.000相当于国家高程基准432.70米
三、施工测量准备
1、施工测量准备
A、测量工作控制程序
B、 测量总原则
本工程采用整体控制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长方向控制短方向的原则。
C、技术准备
根据建筑结构形式和施工场地特点进行场地考察,并结合西安市勘察测绘院引测高程成果表和甲方所给建筑红线点进行建筑物的初步定位,现场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专业测量工程师和测量技术人员充分熟悉图纸,并编制测量施工方案,对关键施工部位和施工难点、重点进行测量技术交底。
2、施工测量组织
施工现场以项目经理牵头、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专业测量人员组成一个专业测量组,并将相关测量人员资质进行报审。确保建筑物定位和施工过程测量控制及成果能满足设计要求,满足施工及验收规范要求。现场成立的专业施工测量放线组,实行分级质量负责制,对于测量成果和测量过程实行平行检查和检验制度,施工测量质保体系如下图示。
四、总平面控制网布设
根据总的建筑平面定位图、西安市勘察测绘院引测高程成果表,具体平面坐标和高程控制点如下所示:X=6916.426;Y=18311.702;标高-1.112m。
采用全站仪闭合导线二次回测法将业主、桩基施工单位提供的平面控制点引测至地下室基坑开挖边线外控制桩上,经业主和监理复核认可后构成整个场区总平面控制网。其控制桩点采取设置钢筋混凝土墩子(600×600),墩顶设置十字控制线,并用油漆进行标识,周围用钢管进行围护。 如下图:
五、平面测量主控制线测定
1、地基与基础部分
地下室(含基坑开挖线):利用现场总平面控制网用全站仪和50m钢卷尺采取直接设站法、投影法和主轴线法相结合方法进行主控线的测定与复核。
2、主体结构部分
主体结构地下室平面:利用现场总平面控制网用全站仪和50m钢卷尺采取主轴线(纵横轴线)法进行主控线的测定与复核。
主体-1.8m以上结构:采用内控法和主轴线控制法相结合。利用现场总平面控制网用全站仪和50m钢卷尺采取二次回测法,在已浇筑成型的±0.00混凝土楼板上建立各施工区域(单元)的平面控制网,经业主和监理复核并签字认可后,作为±0.00以上结构平面传递内控控制点之用(用于平面和高程控制之用)。
内控基准点周围清理干净,并用木板进行遮盖,防止杂物或混凝土落下进行破坏。以上各结构楼层对应于低下一层的内控点处留置200mm×200mm大小的预留洞,便于使用铅锤仪和吊线锤传递各轴线控制点之用。
传递轴线时,用吊线锤将-1.8m内控基准点投测至相应楼层,并用经纬仪和50m钢卷尺复核无误后,报业主和监理复核确认后,作为该楼层平面测量控制点,并进行结构梁柱的定位放线施测工作。(见附图)六、 高程水准测量控制网布设
利用水准仪、塔尺、钢尺采取往返联测结点平差法将西安市勘察测绘院提供的绝对水准点传递至各施工区域,并转换成各施工区域的±0.00相对标高或是控制标高,用红“?”标志在周围相应围墙上作为高程控制基准点。
七、高程控制测量
1、 地基与基础分部
地下室(含土方开挖):利用水准仪、塔尺、钢尺采取往返联测结点平差法将各施工区域地下室(如-5m)相对标高传递至基坑内,经业主和监理复核确认后作为地下室高程控制点。
2、主体结构部分
主体地下室结构平面:用水准仪、塔尺利用就近高程基准点进行控制。
主体±0.00以上结构:在首层平面易于向上传递标高、间距分布均匀并满足结构施工需要的位置(如外剪力墙大角、电梯井)用水准仪往返联测结点平差法布设±1.00相对水准点,用红色油漆标记“?”,并经业主和监理复核确认后作为±0.000 以上各层基本传递高程点。以上楼层以此为依据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肉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编制说明.pdf VIP
- 中医药治疗乙型肝炎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docx VIP
- 高危新生儿眼病筛查分类管理专家共识(2024).pptx VIP
- 24J306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docx
- 汽车轮毂结构优化与轻量化设计研究.docx VIP
- 生物质呋喃基新材料呋喃二甲酸(FDCA)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模板-申批备案.doc
- 2025年搬运机器人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五至十年行业预测分析报告.docx
- FDCA行业动态报告:FDCA发展潜力巨大,下游制成PEF替代空间广阔.docx
-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与活动指导第4版全套教学课件.pptx
- 预算编制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标).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