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郑宝锦)分解.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社会心理学;张立美简介;基本框架; 社会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的基础分支学科,与心理学、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有密切联系。 1875年 谢夫勒(德国学者)提出社会心理学概念 1908年 罗斯(E.A.Ross,美国社会学家)《社会心理学》 麦独孤(W.McDougall,英国心理学家)《社会心理学导论》 标志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 ;人物简介 麦独孤,威廉(Mcdougall,William 1871-1938)英国心理学家,策动心理学创建人,出生英国,卒于美国,1890年毕业于曼切斯特大学,1890-1894在剑桥大学学医,获学士学位,继而深造于伦敦圣托马斯医学院,1899年随剑桥人类学探险队前往大洋洲托雷斯海峡列岛考察土著人生活,回国后师从德国G.E.缪勒学习心理实验技术,1900年认伦敦大学讲师,1904年改任牛津大学心理哲学讲师,1920年赴美国哈佛担任心理学教授,因反对机械论心理学,曾长期与行为主义心理学进行论战。1927年任美国杜克大学心理学系主任,直至去世。 麦独孤对生理心理学、实验心灵学、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等都有独创性的研究和见解。1905年首创心理学应为研究行为的实证科学,提出以本能为基础的行为学说。指出:行为的特征是追求一定的目的,目的受人的本能来策动和维持,一切行为都在于奋力达到一定的目的。主要著作,1908年《社会心理学导论》、1911年《身体与心灵》,支持超感官知觉的研究。;第一单元 研究对象和范围 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一)侧重于心理学的定义(关注个体) 弗劳德?奥尔波特(Floyd H.Allport,1890—1978): 社会心理学是 “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 。 高尔顿?奥尔波特(Gordon W.Allport,1897—1967):研究个体心理与行为如何受他人和社会情景的影响。采用实验的方法可以进行研究。(为学界认可) (社会情景的影响有现实的、想象的和隐含的。) ;;(二)侧重于社会学的定义(关注群体和社会) 艾尔乌德(美国):“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科学,以群体生活的心理为基础。以对人类反应、沟通以及本能和习惯行为的群体塑造类型的解释为出发点。” (三)介于二者之间的定义 ??菽:侧重对社会关系、社会情境、个体的心理反应以及个体内在的心理因素的研究。 作者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情景中的人的心理过程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二、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 (一) 社会行为:社会行为及其发展取决于个体与其所处情境的状况。 勒温的公式: B=f (P,E) B-行为;P-个体;E-个体所处 的情境;f-函数关系,行为是 个体及其情境的函数。 (二)社会心理 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导向作用的心理活动。;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可分为四个层面,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个体层面:个体社会化与自我意识、社会知觉、态度、社会动机、社会学习等等。 人际层面: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人际沟通、人际关系等等。 群体层面:群体凝聚力、群体心理氛围,以及个体与群体的相互作用、社会影响等等。 社会层面:主要研究内容有风俗、时尚、阶层、阶级,以及民族心理特征、国民性等。;1. F.H.奥尔波特(F.H.Allport,1924)指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的学科。” ??A. 社会心理 ? B. 社会意识 C. 社会知觉 D. 社会观念 ; 2.社会学家艾尔乌德(C.A.Ellwood,1925)认为,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的科学,以群体生活的心理学为基础。 A.习惯行为 B.社会行为 C.群体心理 D.社会互动 ;3.《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给社会心理学下的定义是: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情境中人的(????)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 A.社会认知 B.社会心理 C.群体活动 D.心理过程 ;《社会心理学》第一节“概述”习题 ;第二单元 社会心理学简史 艾宾浩斯 一、哲学思辨阶段 1.这一阶段从古希腊开始,延续到十九世纪上半叶。 特点是:根据哲学思辩及社会准则来认识社会行为。在这一阶段,有关社会心理学的思想是和一般的心理学见解混杂在一起,很难把“纯”社会心理学的观点分离出来。 2.这一阶段对人性的争论,不能用经验方法证明其假设,因而不具有科学形态。但对后来的社会心理学具有启蒙作用. ;二、经验描述阶段 (1)

文档评论(0)

5584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