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 汽车空气动力性能;概述;对动力性的影响
影响高速时的加速性能;
影响最高车速。
对燃油经济性的影响
对于CdA=0.8m2的轿车,
v=65km/h时,55%的能量克服空气阻力;
v=90km/h时,70%的能量克服空气阻力;
轿车空气动力性的差异可使空气阻力相差别30%,燃油消耗相差达12%以上。
对安全性的影响
高速时的加速性能影响行车的安全;
空气升力影响汽车操纵稳定性和制动性;
空气动力稳定性影响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对汽车外观的影响
汽车的空气动力特性主要取决于汽车外形;
空气动力学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观。;汽车空气动力学研究内容
研究汽车运动时,空气对汽车的作用。
包括:作用力(力矩)、噪声、冷却、通风换气、车身表面清洁、对附件工作性能的影响等。;1.空气动力学基础知识;伯努利方程
对于不可压缩流体,有: mgz+mp/ρ+mV2/2=常数 即流体的重力势能、压力势能、动能之和为一常数。
当气体流速不太高时,密度ρ可视为不变,且气体的重力很小,则
p/ρ+V2/2=常数 或 p+ρV2/2=常数 即静压力与“动压力”之和为一常数。
伯努利方程是能量守恒定律在流体力学中的表现形式。
流速越大,动压力越大,压力(静压力)越小。
; 文丘里效应(Venture Effect): 流体经过狭窄通道时压力减小的现象。; 1.2 空气的粘滞性和气流分离现象附面层(boundary layer) ; 顺压梯度和逆压梯度; 气流分离现象(flow separation) ;尾流区
在分离点后,是一不规则流动的涡流区,总体上是静止不动的“死水区”。物体向前运动时,它随之运动,故称“尾流”。
尾流区内各点压力几乎相等,与分离点处压力相同。;减小形状阻力的措施
降低逆压梯度
减缓物体背流面的截面变化,使分离点(分离线)向后移,减小尾流区。
增大紊流度
增大物面的粗糙度。
分离是产生在附面层
流体没有粘度,就没有附面层。
没有附面层,就不会产生气流分离现象。
汽车上的分离区
气流在前风窗下部、车顶前端、行李前部等处分离后,又重新附着,形成分离区(亦称为“气泡”( bubble))。
; 汽车空气作用的六分力与汽车运动状态的关系,主要靠模型或实车的风洞试验求得。
坐标系
风压中心(C.P——Center of air presure)
空气动力的合力作用点,位于汽车对称平面内,不一定与重心重合
所有的空气动力向坐标原点化简,即产生三个分力和绕x,y,z三个坐标轴的力矩;空气静压力的合力为空气动力,其三个分力分别为:
空气阻力(Drag)D、空气升力(Lift)L、空气侧向力(Side Force)S。
将空气动力平移至汽车质心Cg,就有一附加力矩,其三个分力矩分别为:
侧倾力矩(Rolling Moment) MX、俯仰力矩(Pitching Moment) MY、横摆力矩(Yow Moment) MZ。
空气动力的表达式
空气阻力D与气流速度的平方V2成正比,与汽车迎风面积A成正比。常表示为与动压力、迎风面积成正比的形式:
式中,空气阻力系数Cd是表征汽车空气动力特
性的重要指标,它主要取决于汽车外形。
空气升力L、空气侧向力S表示为;空气动力矩的表达式
俯仰力矩
令
则
一般取汽车的轴距作为特征长度l 。
类似地,侧倾力矩MX、横摆力矩MZ也表示为; 空气动力的各分力的数值都与动压力和迎风的汽车正投影面积成正比,其比例系数称为空气动力系数(风阻系数)
?——空气密度, vr——气流相对汽车速度A——汽车正投影面积,L——汽车特征长度单位;3.空气阻力;空气作用于车身的向后纵向分力称为气动阻力。
与车速平方成正比
;汽车空气阻力对汽车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汽车空气阻力对动力性的影响;;2、汽动阻力与汽车加速度;分析:当车重及其他因素不变,一定的传动效率时,汽车的加速度取决于气动阻力系数。
可见:减小气动阻力系数可增加汽车的加速度。当气动阻力增加,会使加速能力下降。若;汽车空气阻力对经济性的影响;气动阻力;空气阻力所耗功率;空气阻力与燃料消耗量;3.2 形状阻力;气动阻力(系数)与车身外形的关系; 车身后背对空气阻力的影响;后背倾角与空气阻力
分离点在后端时,后背倾角增大,尾流区减小;
分离点在后背上时,后背倾角增大,尾流区增大。
有一空气阻力最小的最佳后背倾角。
后背长度越大,空气阻力越小。
;车身后背形状与空气阻力
截尾式
两厢式与三厢式
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4月自考02205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试题及答案.docx
- 沪科版九年级上册数学二次函数中的最值问题考点题型专项突破练习(含详解).docx VIP
- T905(一)方形膨胀水箱.pdf VIP
- 10.6 A Continuation to Chon中级英语写作.pdf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21-2022学年第2学期《高等数学(下)》期末试卷(A卷)附标准答案.pdf
- 屋顶钢网架顶升安全施工施工工艺技术.docx VIP
- 2024-2025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一(上)月考数学试卷(10月份)(含答案).pdf VIP
- 2023年第一次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政治参考答案.docx
- 钢网架顶升施工方案.docx VIP
- 2025年表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绩效评价指标表.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