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章 生产菌种的选育.ppt
第二章 生产菌种的选育培养Microbial breeding and cell cultivation; 有些微生物能在厌氧的条件下生长;
有些微生物能够利用简单的有机物和无机物满足自身的生长;
有些微生物能进行复杂的代谢;
有些微生物能利用较复杂的化合物;
有些微生物能在极端的环境下生长。
;一、微生物代谢产物;1、微生物合成次级代谢产物的基本特征;(1)次级代谢产物具有种特异性;(2)分批发酵时,产生菌生长周期三个时期;(3) 次级代谢产物不少是结构相似的混合物;原因 ;;;(4)次级代谢产物的合成受多基因控制;初级代谢与次级代谢都受到核内遗传物质的控制,而在许多抗生素产生茵如天蓝色链霉菌、金霉素链霉菌、灰色链霉菌、龟裂链霉菌、卡那霉素链霉菌等中发现,抗生素的合成同时受到核外遗传物质--质粒的控制,因此,有人将受到质粒控制的代谢产物称为“质粒产物”。 ;1、次级代谢产物??建单位的生源说和生物合成;特殊前体;作为链的延长单位有丙二酰CoA、甲基丙二酰CoA、乙基丙二酰CoA等。是C2、C3和C4的供体;?-聚酮体链-连续而完全的还原反应获得脂肪酸;
不完全的还原或还原位点的不同可获得变化范围广泛的聚酮体。
经过重复脱水常得到芳香化合物(如四环类、蒽环类抗生素)
经过环化作用形成大内酯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果形成多个双键的环状化合物,就可能导致多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合成。;; (三)糖类和氨基糖;;(四)不常见的氨基酸;(五)环多醇和氨基环多醇;比较源自D-葡萄糖的链霉胍,2-脱氧链霉胺和Actinamine的标记模式; (六)非核酸的嘌呤碱和嘧啶碱的生物合成;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的基本过程;;(二)次级代谢产物的最终修饰;二、微生物代谢的调节及控制;反馈抑制模式 --协同反馈抑制;;;反馈抑制模式 --顺序反馈抑制 ;2、酶合成的调节---诱导与阻遏;3、能荷调节;;(二)氨基酸生产有关的微生物;(三)食品酶制剂生产有关的微生物;工业化菌种的要求;二、新菌种的分离(separation)与筛选(sereeing);;一)采样时要注意的问题;富集的三种方案:;定向培养的富集方法;案例分析—工业乳酸发酵的菌种选育;乳酸菌菌株;有希望的菌株;菌种分离的一般过程;三、菌种改良及工程菌构建;第三节 微生物代谢控制育种的措施;2、次级代谢产物高产菌株的筛选;;渗漏缺陷型(leaky mutant)?;二、抗反馈抑制突变株;三、其他类型的突变株;工业菌种改良方法;;第四节 菌种的扩大培养及保藏;种子扩培的目的;菌种扩大培养的基本过程;1)实验室阶段; 获得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孢子;2)培养基选择的原则;3)起始接种物的传代问题;(二)生产车间种子制备;(2)培养基选择的原则;(3)种龄;(4)发酵级数的确定;发酵级数确定的依据;(5)接种量的确定;1.细胞或菌体
菌体形态、菌体浓度以及培养液的外观,是种子质量的重要指标。
2.生化指标
种子液的糖、氮、磷含量的变化和pH值变化是菌生长繁殖、物质代谢的反映。
3.产物生成量
种子液中产物的生成量是多种抗生素发酵考察种子质量的重要指标。
4.酶活力
土霉素生产的种子液中测定淀粉酶活力 。;二、菌种的衰退与复壮;理想的菌种保藏方法应具备的条件;1、斜面保藏法和穿刺保藏法
2、石蜡油封存法
3、沙土管
4、麸皮保藏法
5、冷冻干燥
6、液氮低温保藏
7、其他方法
;低温保藏种类 ;冻存保护剂是指可以保护细胞免受冷冻损伤的物质(常为溶液)。
细胞悬液中加入冷冻保护剂可保护细胞免受溶液损伤和冰晶损伤。冷冻保护剂同溶液中的水分子结合,发生水合作用,弱化水的结晶过程使溶液的粘性增加从而减少冰晶的形成,同时冷冻保护剂可以通过在细胞内外维持一定的摩尔浓度,降低细胞内外未结冰溶液中电解质的浓度,使细胞免受溶质的损伤。
;冷冻保护剂根据其是否穿透细胞膜可分为渗透性和非渗透性两类。
冰晶损伤:因细胞内部结冰而导致的细胞损伤;
溶液损伤:因保存溶液中溶质浓度升高而导致的细胞损伤;
渗透性冷冻保护剂:可以渗透到细胞内,一般是一些小分子物质,主要包括甘油、DMSO、乙二醇、丙二醇、乙酰胺、甲醇等;
非渗透性冷冻保护剂:不能渗透到细胞内,一般是写大分子物质,主要包括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蔗糖、聚乙二醇、葡聚糖、白蛋白以及羟乙基淀粉等。
;1、 普通冷冻保藏技术(-20℃);应注意的是经过一次解冻的菌株培养物不宜再用来保藏。
保藏过程中应注意控制保藏温度,培养瓶或试管应严格密封。
这一方法虽简便易行,但不适宜多数微生物的长期保藏。
;2、 超低温冷冻保藏技术(-60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