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解三角形;1.能够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与测量和几何计算有关的平面上的点之间方位与距离的实际问题.
2.会设计测量方式解决平面上的距离计算问题.;基础梳理;(3)方向角:从指定方向到目标方向线所成的水平角,如南偏西60°,即以正南方向为始边,顺时针方向向西旋转60°,如图(2)所示.
(4)李强出校门向东,前进200米,再向北走200米便回到家中,李强家在学校的哪个方向?
2.地面上三个点A、B、C,若B在A正北方向上,C在A北偏东20°方向上,C在B东偏北25°方向上,则C在A东偏北________方向上,C在B北偏东______方向上,A在C西偏南______方向上,B在C西偏南______方向上,B在C南偏西______方向上.;3.(1)山下B点望山上A点仰角为30°,则山上A点望山下B点俯角为______.
(2)方位角是指从正北方向顺时针旋转到达目标方向的水平角.若水平面上点A处测得点B的方位角是120°,则点B在点A东偏南______方向上.;自测自评;2.学校体育馆的人字形屋架为等腰三角形,如图所示,测得AC的长度为4 米,A=30°,则其跨度AB的长为( )
A.12米 B.8米
C.2 米 D.4 米;3.已知两座灯塔A和B与海洋观察站C的距离相等,灯塔A在观察站C的北偏东40°,灯塔B在观察站C的南偏东60°,则灯塔A在灯塔B的________.; 应用正弦定理解决测量距离问题; 点评:平面上测量从一个可到达的点到一个不可到达的点之间的距离的问题,一般在可到达的点一侧再找一个点,测出两点距离和不可到达的点与这两点的相对方位角即可用正弦定理求出距离.;跟踪训练;解析:依题意,构造图形如下图所示,其中A点表示树干底部,B点为折断点,C为树尖着地处.在△ABC中,由正弦定理得:
答案:A; 综合应用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解决测量距离;跟踪训练; 测量角度问题;跟踪训练;由余弦定理
BC2=AB2+CA2-2AB·ACcos 120°.
∴BC2=784,BC=28,
∴x=14海里.
又由正弦定理
sin ∠ABC= ≈0.62.
∴∠ABC=38°.
在△ADB中,∠ABD=40°.
∴∠EBC=90°-38°-40°=12°.
即我巡逻艇用每小时14海里的速度向北偏东12°的方向航行.;C ;2.甲船在??B的正南A处,AB=10千米,甲船以每小时4千米的速度向正北航行,同时乙船自B出发以每小时6千米的速度向北偏东60°的方向驶去,当甲、乙两船相距最近时,它们航行的时间是( );1.解决实际测量问题一般要充分理解题意,正确作出图形,从中抽象出一个或几个三角形把实际问题里的条件和所求转换成三角形中的已知和未知的边、角,然后解三角形,得到实际问题的解.
2.解斜三角形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分析:理解题意,分清已知与未知,画出示意图.
(2)建模:根据已知条件与求解目标,把已知量与求解量尽量集中在有关的三角形中,建立一个解斜三角形的数学模型.
(3)求解:利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有序地解出三角形,求得数学模型的解.
(4)检验:检验上述所求的解是否符合实际意义,从而得出实际问题的解.;3.平面上两点的距离测量问题一般有如下几类情况:
(1)A、B两点都在河的两岸,一点可到达,另一点不可到达.方法是在可到达一侧再找一点进行测量.
(2)A、B两点都在河的对岸(不可到达).方法是在可到达一侧找两点进行测量.
(3)A、B两点不可到达(如隔着一座山或建筑).方法是找一点可同时到达A、B两点进行测量.;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