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LC的控制系统设计;第一节? PLC控制系统设计的内容和步骤;设计内容 ;;第二节 PLC控制系统的硬件配置;2.用户存储器容量的估算
据经验,每个I/O点及有关功能元件占用的内存量大致如下:
开关量输入元件:10~20B/点;
开关量输出元件: 5~lOB/点;
定时器/计数器: 2B/个;
模拟量: 100~150B/点;
通信接口:一个接口一般需要300B以上;
根据上面算出的总字节数再考虑增加25%左右的备用量,就可估算出用户程序所需的内存。;二、开关量I/O模块的选择
为了适应各种各样的控制信号,PLC有多种I/O模块供选择,包括数字量输入/输出模块、模拟量输入/输出模块及各种智能模块。
(一)开关量输入模块的选择
开关量输入模块种类很多,按输入点数分:常用的有8点、12点、16点、32点等;按工作电压分:常用的有直流5V、12V、24V、48V几种,交流110V、220V两种:按外部接线方式又可分为:汇点输入、分隔输入等。
选择开关量输入模块时主要考虑以下几点:
1.选择工作电压等级
2.选择模块密度
3.门槛电平
4.输入端漏电流的控制
在进行连接配线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漏电流。如连接电缆和双绞线的线路电容可能引起交流漏电:晶闸管截止时也会存在少量漏电流:带LED指示的开关也可能会产生较大的漏电流。这些漏电流会像信号一样输入到输入点去,形成干扰。解决的方法是在输入端并联适当的电阻和电容,以降低输入总阻抗。;(二)开关量输出模块的选择
1.输出方式的选择
继电器输出:价格便宜,使用电压范围广,导通压降小,承受瞬时过电压和过电流的能力较强,且有隔离作用。但继电器有触点,寿命较短,且响应速度较慢,适用于动作不频繁的交直流负载。当驱动电感性负载时,最大开闭频率不得超过1Hz。
晶闸管输出(交流,直流) :都属于无触点开关输出,使用寿命长,适用于通断频繁的感性负载。对于开关频率高、电感大、低功率因数的交流负载可选用晶闸管输出模块:而对于开关频率较高的直流负载,可选用晶体管输出模块。
2.输出电流的选择
(1) 模块的输出电流必须大于负载电流的额定值
(2) 如果负载电流较大,输出模块不能直接驱动时,应增加中间放大环节。
(3) 对于电容性负载、热敏电阻负载,考虑到接通时有冲击电流,要留有足够的余量。
(4) 选用输出模块注意同时接通点数的电流累计值必须小于公共端(COM)所允许通过的电流值。
(5) 为防止由于负载短路等原因而烧坏PLC的输出模块,输出回路必须外加熔断器作短路保护。;三、模拟量l/0模块的选择
(一)模拟量输入模块的选择
(1)模拟量值的输入范围:标准值为0~5V、0~10V(单极性),一2.5~2.5V、
-5~5V(双极性)、0~20mA、4~20mA等。如变送器离模拟量输入模块较远时,系统设计时尽量选用0~20mA或4~20mA。
(2)模拟量输入模块的分辨率、精度、转换时间等参数指标应符合具体的系统要求。
(3)在应用中要注意抗干扰措施。其主要方法有注意与交流信号和可产生干扰源的供电电源保持一定距离;模拟量输入信号线要采用屏蔽措施;采用一定的补偿措施,减少环境变化对模拟量输入信号的影响。
(二)模拟量输出模块的选择
电压输出: 0~10V,-10~10V
电流输出::0~20mA,4~20mA
西门子提供了EM231 4路模拟量输入、EM231 AI 4路热电偶、EM231 AI2路热电阻(RTD)、EM232 2路模拟量输出模块、EM235 4输入,输出组合模块等,可根据实际需要选用。;四、智能I/O模块的选择;对PLC机型、开关量I/O模块、模拟量I/O模块以及智能I/O模块进行选择后,就粗略地完成了PLC系统的硬件配置工作。
2. 根据控制要求,如果有些参数需要监控和设定,则可以选择文本编辑器(如TD200)、操作面板(如OP27)、触摸屏(TP27〉等人机接口单元。
3. 硬件设计还包括画出I/O硬件接线图,它表明PLC输入输出模块与现场设备之间的连接。I/O硬件接线图的具体画法可参见本章第五节相关内容。;第三节 PLC控制系统应用程序的设计;一、程序设计的步骤;二、应用程序的设计方法; (一)经验设计法;(二)顺序功能图法;顺序功能图的基本结构;1. 单序列结构;2. 选择序列结构;3. 并行序列结构;4. 子步(microstep);顺序功能图法;什么是顺序功能图法?;顺序功能图法的优势;顺序功能图法的设计步骤;顺序功能图法设计举例;根据工艺流程设计顺序功能图
系统的工作过程分解为:
◆ 第一步装料
◆ 第二步右行
◆ 第三步卸料
◆ 第四步左行
;运料小车顺序功能图;(2)设计顺序控制程序(梯形图); I/O分配表 ;(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