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屠兢 第十三章 表面物理化学 二、界面的种类 根据物质存在的形态:固 s 、气 g 、液 l ,界面有 5 类: 气液:V-L 气固:V-S 三、界面特性 1. 界面是一个物理区域( 厚约几个分子, ? 10 nm),并非几何平面; 界面是由一相过渡到另一相的过渡区域;界面也称作界面相、界面区、界面层; 2. 界面层分子与内部 本体相 分子性质不同,两者所处环境不同。 例如: 对于气-液相界面(表面),表面层分子与液相内部分子性质不同。 四、比表面(A0) 常用比表面(A0)来表示多相的分散体系的分散程度。 §13.2 表面张力和表面吉布斯自由能 dG ? dA G b : 若所有分子均为体相分子(多相低分散体系成立)时的体系自由能; G S : 表相分子比等量体相分子多出的表面能。 表面自由能 ? 定义 恒温、恒压下,使体系增加(或形成)单位面积的表面,环境所需作的表面功: 二、表面张力 从前面的讨论得知:“液体表面具有表面自由能。” 由于体系能量越低越稳定,所以其表面具有自动收缩,以减少表面积的趋势。 可以将这种收缩趋势理解为由表面分子之间相互吸引导致的结果。 表面张力 ? ? 的定义: 表面上单位长度边界线上指向表面内部(或表面上单位长度任意曲线两边)的表面收缩力,叫做表面张力。 表面张力? ? 的单位:N / m 例 1:金属环皂膜 例 2 AB 受到皂膜表面张力 f 的向左拉力: f ? ??2l (肥皂膜有两个表面) 若在 AB 上加一向右的力 F,使 AB 可逆地向右移动 dx 距离。 则外力对体系作的表面功: ? ?W ? Fdx f dx ? ??2l dx 即 ? ?W ? ? ?? dA (1) (dA 2l?dx,为膜表面积增量,注意膜有正、反两面。 表面功即体系表面自由能的增加,即等温等压下: ? ?W ? ? ? dA (2) 结论:可以用同一符号 “? ” 来表示表面自由能或表面张力。 三、表面自由能与表面张力的异同点 异:物理概念、意义不同: 三、表面自由能与表面张力的异同点 §13.3 弯曲表面的附加压力和蒸气压 1. 弯曲球面下的附加压力 沿表面上圆(AB)的周界上的表面张力 f 有一个合力 Ps ,方向指向液体内部, 可理解为表面分子间的吸引使凸曲面“紧绷”在体相之外,从而增加了液体内部的压力。 P0 为外部大气压力; Ps 为(由曲面造成的)附加压力; 平衡时,表面下液体分子受到的压力为:P0 + Ps 同理: 对于凹液面,附加压力为:?Ps 表面内部压力(P0?Ps)小于外部压力P0; 对于平液面,附加压力为零。 例如:对于无重力场作用下的球形滴液(如图) 则此过程液滴表面自由能的变化: 说明: 1. 当液滴内压力 P内 大于 P外 ,即有附加压力,Ps ? 0; 2. 液滴半径 R 越小,附加压力 Ps 越大; 3. 对于凹液面,曲率半径 R ? 0,Ps ? 0; 4. 对于平液面,R ?, Ps 0 2. 任意弯曲表面下的附加压力 若液面不是球面,而是其它曲面(如圆柱面等),则液面下某一点 A 的附加压力可由 Laplace 公式得到。 R1、R2 即为曲线 l1、l2 在 A 的一对共轭曲率半径。 讨论: 1. 对于球面上的任意点,R1 R2 R 例1.两块平板玻璃间有一层水,估计两块玻璃之间的吸力。? 0.01mm,a 1.0 m,?H2O 0.07288 N /m 所以附加压力: 例2. 毛细管上升现象 毛细管插入液体中,液体与毛细管壁的接触角为?。 设弯液面可近似为球面的一部分,则其曲率半径为: 二、弯曲表面上的蒸气压 在恒温下,由于弯曲表面附加压力(Ps)的存在,液体体相分子的自由能变化为: Kelvin 公式是表面化学的基本公式之一。 结论: 1. 液滴(R ? ? 0),半径 R ?↘ ,蒸气压 P ?↗。 2. 蒸气泡(凹面,R ?? 0),半径 ?R ? ?↘,液体在泡内的蒸气压越小。 例如: 在无杂质的情况下,水蒸汽可达很大的过饱和度(常常几倍)而无水滴凝结。因为此时对于将要形成的微小液滴来说,其蒸气压很大,尚未达饱和。 但若有杂质(灰尘微粒)存在,则初始的凝聚可在微粒表面上进行(微粒半径较大,饱和蒸气压小),使蒸气在较低的过饱和度时即凝聚。 人工降雨的基本原理: 为过饱和的水汽提供凝聚中心而使之成为雨滴落下。 20?C下水滴的蒸气压随分散度变化的Kelvin计算值 P 0 17.5 mmHg 水滴半径(cm) ? 10–4 10–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耳听眼看鼻嗅心动,学会领略自然之美--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整体设计.docx VIP
- NBT10103风电场工程微观选址技术规范(2024).pdf VIP
- 2025-2026学年初中信息技术(信息科技)七年级上册川教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4肠道微生物组研究白皮书-185页.doc VIP
- SYNTAX评分计算方法1.doc
- 商务经理招聘面试题(某大型国企)2025年精练试题精析.docx VIP
- 北京邮电大学1997年—2024年801通信原理真题及答案.pdf
- 2024-2025学年初中信息技术(信息科技)人教版(2024)八年级全一册教学设计合集.docx
- 商洪涛牵张成骨在颌面外科应用.ppt VIP
- 大客户经理招聘面试题(某大型国企)2025年精练试题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