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嵋山及都江堰实习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6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峨嵋山及都江堰实习报告

峨嵋山及都江堰实习报告 峨嵋山及都江堰实习报告 第一站:峨嵋山 简介 峨眉山是一座地质博物馆,也是一座奇石的宝库,有被称为峨眉山第一奇石的牛心石;有位于神水阁的大峨石,这是峨眉山的一块文字精品;有自古以来被称做是登上金顶的门户的天门石;还有仙峰寺的仙圭石。峨眉山在峨眉平原上拔地而起,一年四季各有特色:春观杜鹃,夏消避暑,秋赏红叶,冬观雪景。如果步行游览峨眉山就会体会他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美称。现在的峨眉山是经过了三起三落的沉浮才有了今天的雄姿。 一、 地质实习 峨眉山区地层发育,从震旦纪至第四纪,除奥陶、志留、泥盆、石炭纪以外,其余八个纪均十分发育,其沉积厚度达8198米,由于其地层特征的典型性,峨眉山创建并以峨眉山区的地方命名的单元达11个之多。 (一)实习地点:峨眉山博物馆: 介绍:峨眉山博物馆占地2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6700平方米。该馆是一流的现代化验地志性博物馆。展厅面积4000平方米,气势巍峨,古朴大方,将峨眉山有文和自然景观融为一体,突出展示峨眉山自然与文化遗产的博大精深。展厅由两大类六个厅组成,即影视厅、地质厅、生物厅、历史文化厅、佛教艺术厅和古书画厅。我们主要参观了地质厅和生物厅。 (二)实习目的:了解地质年代表、峨眉山的形成史、了解峨眉山玄武岩;了解峨眉山的主要生物。 (三)实习内容: (1) 地质厅 : A. 地质年代表 宙 代 纪 距今年龄(百万年) 持续时间(百万年) 显生宙 新生代(Kr) 第四纪(Q) 2.5 2.5 第三纪(R) 67 64.5 中生代(Mz) 白垩纪(K) 137 70 侏罗纪(J) 195 58 三叠纪(T) 230 35 古生代(Pr) 二叠纪(P) 285 55 石炭纪(C) 350 65 泥盆纪(D) 400 50 隐生宙 元古代(Pt) 志留纪(S) 440 40 奥陶纪(O) 500 60 寒武纪 570 70 震旦纪(Z) 2400 1830 太古代(Kr) 4500 2100 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www.LWlm.COM收集整理 B. 峨眉山的形成史 翘首大海,初露头角 八亿年前的晋宁运动,随着峨眉山花岗岩的侵入使峨眉山区从烟波浩渺的无边海洋中慢慢升起而成为一个荒漠的孤岛。 二度沉沦,孕育生机 从七亿年前的晚震旦世至4.8亿年前的早奥陶世末期,峨眉山再度淹没大海,接受了一千多米厚的碳酸盐和碎屑岩的沉积,并伴随藻类、小壳三叶虫等多门类生物的发生演进。 东山再起,重见红日 从4.8亿年前的早奥陶世末期至2.8亿年前的石炭纪末期,峨眉山又一次从那深不可测的无边海洋下面崭露头角,重见蓝天白云,接受大自然对它的洗礼。 地裂天崩,熔浆四海 晚二叠纪的华力西运动导致地壳拉张破裂,引来地壳深部玄武岩岩浆的强烈喷发,形成覆盖我国西南面积达30多万平方千米的著名峨眉山玄武岩。目前主要分布于金顶、万佛顶、千佛顶和清音阁等地。 永别大海,另图新生 早、中三叠世的海陆交替形成了典型的潮坪及膏岩沉积。晚三叠世的印支运动使峨眉山最后离开了大海,迎来了大陆生涯,形成了晚三叠纪的含煤建造和侏罗白垩纪的盐类沉积。 天翻地覆,遍地遗痕 白垩纪末的燕山运动使峨眉山区从晚震旦世以来的沉积地层发生强烈的褶皱、断裂,形成现今所见的不同方向、不同规模、不同序次的断块构造的构造格局。 冉冉隆升,雄峙西南 第三纪末期由印支欧亚板块的碰撞所产生的新构造运动使峨眉山区强烈抬升,河流下切,使峨眉山形成现今所见的奇险山势。 C.峨眉山玄武岩:峨眉山玄武岩是由我国著名地质学家赵亚曾于1929年创名于峨眉山,时代为晚二叠世早期,为陆相基岩喷出岩。其坐落于峨眉山刚嘴,柱状节理清晰可见。玄武岩在冷却成岩过程中,形成柱状节理,在表生风化作用下,这种柱状节理就成为风化剥蚀、崩塌脱落的优选面。在一定地质作用下,这种伴随地壳抬升所产生的崩塌、落石就易形成悬崖断臂,金顶舍身崖的陡峭地貌就是这样形成的。 (2)生物厅 二、 地质地貌实习 (一)介绍:中国地质史上中生代末期的燕山运动,奠定了峨眉山地质构造的轮廓,新构造期的喜马拉雅运动,及其伴随的青藏高原的抬升,造就了峨眉山。峨眉山由于山顶上是一大片古生代喷出的玄武岩,其下岩层受到保护而得以保持高度,又因山中内部瀑流切割强烈,进而形成了高2000米以上的峡谷奇峰地形。登山沿途地形因地层之分而多貌并存:如处于石灰岩层中则有藏九老洞之类岩洞地貌;经花岗岩及变质岩区,又形成深峡之姿;而山顶上坚实的玄武岩又是一番熔岩平台的景象。峨眉山区北东向的有峨眉山大断层;北西向的有山断层,南北向的有报国寺断层,近东西向

文档评论(0)

精品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