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讲
我国深部找矿研究进展;一、深部找矿研究概况;二、我国深部找矿的地质成矿理论研究进展;1、关于对矿床形成深度和产出深度的厘定探讨; 矿床的原始成矿深度大小、即垂向上的成矿范围大小是一个影响到深部找矿前景大小的先天条件。
这是由于不同类型的成矿作用的原始成矿深度大小是不同的(表1),因而与其直接相关的矿产资源量大小也是有差别的。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不考虑后期改造的前提下,几乎所有的内生成矿作用的成矿深度都是比较大的,都可以形成所谓的深部矿床。矿床原始成矿深度大小的确定属于成矿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
具体在判定矿床的原始成矿深度时,一般可以根据矿床类型进行判定,例如与基性、超基性有关的岩浆矿床以及与与花岗伟晶岩有关的稀有金属矿化的原始成矿深度一般都比较大。与热液成矿作用有关的稀有金属及多金属等矿化因一般的所谓有高、中、低温热液成矿之分,因而成矿深度范围变化较大,需要作进一步的判定研究,张德会(2007)认为目前一般多是采用流体地球化学方法确定热液矿床的形成深度[2],吕古贤通过构造校正的途径测算具体热液矿床的成矿深度[14] ;不同成矿作用的形成深度; 不同类型矿床目前的产出深度因受后期地质构造改造作用的不同而不同。
矿床目前的产出深度的确定对深部矿勘查工作有着直接的指导作用,其是当前深部矿勘查和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所在,深部矿勘查和研究的核心任务之一就是界定深部矿可能的赋存位置。但是,到目前为止,深部矿产出深度的具体界定并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有关认识的取得多是通过具体的勘查工程实施后的后验判定。有必要指出,矿床目前的产出深度的界定将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深部矿勘查和研究的重点难题之一。;2、成矿系统研究现状及其在深部矿勘查中的意义; 成矿系统一词自1976年就有人提出,李人澍和翟裕生等多位学者就成矿系统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在近几年在国内深部找矿研究的热潮中,翟裕生院士等人一直致力于成矿系统在深部预测找矿工作的具体指导作用的研究,明确提出通过研究成矿系统的发育完整程度、发育深度(图1)以及建立成矿系统网络的三维结构与矿床分带(图2),从而在深部找矿中可以起到由已知到未知、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的指导作用(翟裕生等,2004)。正是由于成矿系统理论对于深部预测找矿工作可以起到较直接的指导作用,因而成矿系统研究在当前的深部找矿工作中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主要成矿系统的发育深度概图(据翟裕生等2004) ;3、第二矿化富集带研究现状和在深部矿勘查中的意义; 小秦岭 S60金矿脉的第二富集带 r ( (矿石品位的垂直分带);;;“第二矿化富集带”最初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人们在论及小秦岭地区金资源的找矿前景时有人非正式的提出了小秦岭地区深部可能存在着第二个金矿化富集带,其资源量应相当于目前已探明的金储量,即深部存在着第二个小秦岭。同时期还有人提出了针对具体的矿区深部也存在第二矿化富集带的认识[18]。80年代中、后期,人们又陆续推出长江中、下游矿集区第二富集带和胶东地区第二矿化富集带的推测,进入本世纪以来,随着深部找矿工作的普及和理论研究工作的深入,第二矿化富集带对深部找矿工作的指导作用重新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在论及深部找矿的有关文献中几乎不可回避的都要论及第二矿化富集带的有关问题。;“第二矿化富集带”研究是起始于隐伏矿床找矿研究、发展于深部找矿研究热潮之中。“第二矿化富集带”的提出为区域及矿区深部找矿前景评价以及具体的勘查工程的实施都可以起到较好的指导作用,它为开拓第二找矿空间或 “矿下找矿”、“矿外找矿”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在针对“第二矿化富集带”的理论研究中,翟裕生院士(1994)认为深部第二矿化富集带的研究应结合第一富集带的已知成矿特征进行,具体地质研究中应从深部的围岩、构造情况是否与浅部一致?矿床(矿体)类型是否与浅部一致?是否出现新的矿种和矿床类型?成矿时代是否与浅部一致?浅部带与深部带的划开标志等几方面入手。常印佛等认为,可用构造物理化学方法在长江中、下游矿集区寻找金属矿床深部第二富集带。但迄今为止,“第二矿化富集带”的理论研究程度仍非常有限。例如,目前 “第二矿化富集带”的含义在学术界尚无明确的界定,第二矿化富集带的形成机制、划分标志、和第一矿化富集带的成矿特征差异性对比以及由于第二矿化富集带自身的产出特征(埋藏深、矿化信息少、矿化信息弱等)对矿产勘查技术方法的影响等方面尚缺少深入全面的研究和总结。这些都有待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和深入。;;一次成矿形成串珠状两个金矿体;4、深部矿勘查中的综合地质研究现状;叶天竺等人(2007)最近提出深部矿勘查中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家庭养育环境评价探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3000字》】 .docx VIP
- 一(上)数学必考:100道看图列式+应用题.pdf VIP
- 贵州财经大学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A卷 2017年考研专业课真题.pdf VIP
- 【家庭养育环境评价探析的国内外文献综述3000字】.docx VIP
- 苏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1 课时7 逻辑电路设计(选学) 课件.pptx VIP
- 【GB_T51455-2023】 城镇燃气输配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docx VIP
- 新项目方法验证能力确认报告(固定污染源排放烟气黑度的测定 林格曼烟气黑度图法HJT 398-2007)展示版.pdf VIP
- 县级干部党校培训个人总结.docx VIP
- 《黑白装饰画课件》教学课件.pptx VIP
- 苏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1 课时3 两种组合逻辑门——与非门、或非门 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