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结构设计2+第五章(叶)新研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4 章 设 计 要 求; 强度问题—构件截面承载力验算 刚度问题—正常使用条件下结构水平位移验算和风振舒适度验算 延性和耗能问题—抗震结构的延性和耗能要求 稳定问题—结构稳定与抗倾覆验算 ; 抗震设计的高层建筑应根据建筑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类: 特殊设防类:重大、严重次生灾害。(甲类) 重点设防类: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重大伤亡。(乙类) 标准设防类:除甲、乙、丁类以外的一般建筑。大部分高层建筑属于丙类。 适度设防类:人员稀少、不产生次生灾害。(丁类); 抗震设防标准: 特殊设防类:高于设防烈度确定地震作用,高一度采取抗震措施。(甲类) 重点设防类:按设防烈度确定地震作用,高一度采取抗震措施。(乙类) 标准设防类:按设防烈度确定地震作用和采取抗震措施(丙类)。; 不同抗震设防类别、不同高度、不同抗震设防烈度、不同结构类型、不同场地条件的建筑结构,延性与耗能要求不同。;计算措施—地震作用计算和抗力计 算以外的计算,主要是调整或放大 组合的内力计算值,用调整或放大 后的内力作为设计值。 抗震构造措施—保证结构构件具有 足够的延性与耗能的构造措施,如 最小截面面积,最小配筋率等。;钢筋混凝土结构: A级高度:一、二、三、四级 (一级要求最高) B级高度:特一、一、二级 (特一级要求最高);表中的烈度: 确定抗震等级的烈度,不一定是设防烈度,需要调整 与下列因素有关: 建筑类别(甲,乙,丙) 设防烈度 场地类别;计算措施调整烈度—与建筑类别、设防烈度有关 建筑类别 设防烈度 6 7 8 9 甲类、乙类 7 8 9 9* 丙类 6 7 8 9 ;确定抗震等级的烈度;延性和耗能是通过抗震措施 来保证的,而具体的抗震措施由结构抗震等级确定。; 延性:屈服(峰值)后强度或承载力没有显著降低时的塑性变形能力。 材料、截面、构件或结构保持一定的强度或承载力时的非弹性(塑性)变形能力。 延性的作用:减少地震作用,消耗地震能量;延性的度量:延性系数(延性比); 地震对结构输入能量,结构通过弹塑性变形耗散能量。 可以用截面、构件或结构的力—变形滞回曲线的面积来度量耗能的大小。;; 地震对结构输入能量,结构通过弹塑性变形耗散能量。 可以用截面、构件或结构的力—变形滞回曲线的面积来度量耗能的大小。 滞回环饱满,耗能能力好;滞回环狭窄,耗能能力差。;; 在风荷载作用下,高度超过150m的高层建筑,应满足人使用的舒适度要求。此时,按照重现期为10年的风荷载计算结构顶点加速度,或由风洞试验确定顺风向与横风向结构顶点最大加速度, αmax应满足下列要求:(钢混结构) 住宅、公寓 αmax不大于0.15m/s2 办公、旅馆 αmax不大于0.25m/s2;重力二阶效应 P-Δ效应:结构在水平风荷载或水平地震作用下产生侧移后,重力荷载由于该侧移而引起的附加效应 高层建筑结构稳定设计,主要控制P-Δ效应对结构性能降低的影响以及由此可能引起的结构失稳;柱的侧向刚度;刚重比;剪切型结构刚重比与侧向位移增幅关系曲线;剪切型结构刚重比与侧向位移增幅关系曲线;重力二阶效应的位移放大系数;考虑结构构件弹性刚度的折减(0.5)(弹塑形) 重力二阶效应的内力放大系数;剪切型(框架结构) ;弯剪型结构(框架-剪力墙) 弯曲型结构(筒体、剪力墙结构) ; 等效侧向刚度: EJd (代替悬臂杆的弯曲刚度EJ) 近似按倒三角形分布荷载作用下结构顶点位移相等的原则,将结构的侧向刚度折算为竖向悬臂受弯构件的等效抗侧刚度 ;弯剪型结构(框架-剪力墙) 弯曲型结构(筒体、剪力墙结构) ;弯曲型结构刚重比与侧向位移增幅关系曲线;弯曲型结构刚重比与侧向位移增幅关系曲线;弯剪型结构(框架-剪力墙) 弯曲型结构(筒体、剪力墙结构) 位移放大系数: F1= 内力放大系数:F2= ;P-Δ效应的考虑方法: 1、简化的有限元法 2、内力和位移增大系数方法 (JGJ3-2010采用方法);小结;弯矩调幅 由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塑性内力重分布性质,在竖向荷载下可以考虑适当降低梁端弯矩,进行调幅,以减少负弯矩钢筋

文档评论(0)

舞林宝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