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施工质量控制实施要点及常见质量通病防治;知识目标:
了解地基与基础工程、砌体工程、钢筋混凝土工程、防水工程、钢结构工程和装饰装修工程的质量控制要点
理解地基与基础工程、砌体工程、钢筋混凝土工程、防水工程、钢结构工程和装饰装修工程的质量验收标准
掌握地基与基础工程、砌体工程、钢筋混凝土工程、防水工程、钢结构工程和装饰装修工程的验收方法以及质量通病的防治
;;第一节 地基基础工程的质量控制;1.施工中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土料:灰土的土料宜用粘土及塑性指数大于1的粉质粘土。严禁采用冻土、膨胀土和盐渍土等活动性较强的土料。土料中有机物含量不得超过5%.土料应过筛,颗粒不得大于15mm。
石灰:石灰应用III级以上的新鲜块灰,含氧化钙、钙化镁越高越好,石灰消解后使用,颗粒不得大于5mm,消石灰中不得夹有未熟化的生石灰块粒及其它杂质,也不得含有过多的水分。灰土采用体积配合比,一般宜为2:8或3:7。
;2.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要点
灰土土料、石灰等材料及配合比应该符合设计要求,灰土应该搅拌均匀。
;3.分项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1)主控项目的检查要求
1)地基承载力
检验方法:一般采用静载法(优选)或其他原位测试方法。检验的数量是每单位工程不少于3点,每1000m2以上工程,每100m2至少应有1点,3000m2以上工程,每300m2至少应有1点。每一独立基础下至少有一点,基槽每20延米应有1点。
;2)灰土配合比
对垫层承载力影响较大,如活性氧化钙的含量是检查重点。
检验方法:现场检查拌和时的体积比;检验数量:柱坑按总数抽查10%;但不少于5个;基坑、沟槽每10m2抽查1处,但不少于5处。
3)压实系数
采用环刀法或其他方法进行检验。
检查数量:应分层抽样检验土的干密度,当采用贯入仪或钢筋检验垫层的质量时,检验点的间距应小于4m。当取土样检验垫层的质量时,对大基坑每50~100m2应不少于1个检验点;对基槽每10~20m应不少于1个点;每个单独柱基应不少于1个点。
;二、砂和砂石地基;砂和砂石垫层既要有足够的厚度以置换可能被剪切破坏的软弱土层,又要有足够的宽度以防止砂垫层向两侧挤出。;1.材料质量的控制
砂
宜用颗粒级配良好、质地坚硬的中砂或粗砂,当用细砂、粉砂时,应掺加粒径20~50mm的卵石(或碎石),但要分布均匀。砂中有机质含量不超过5%,含泥量应小于5%,兼作排水垫层时,含泥量不得超过3%。
砂石
用自然级配的砂砾石(或卵石、碎石)混合物,粒级应在50mm以下,其含量应在50%以内,不得含有植物残体、垃圾等杂物,含泥量小于5%。;2.施工质量的控制内容
铺设垫层前应验槽,将基底表面浮土、淤泥、杂物清除干净,两侧应设一定坡度,防止振捣时塌方。
垫层底面标高不同时,土面应挖成阶梯或斜坡搭接,并按先深后浅的顺序施工,搭接处应夯压密实。分层铺设时,接头应做成斜坡或阶梯形搭接,每层错开0.5~1.0m,并注意充分捣实。
人工级配的砂砾石,应先将砂、卵石拌合均匀后,再铺夯压实。
垫层铺设时,严禁扰动垫层下卧层及侧壁的软弱土层,防止被践踏、受冻或受浸泡,降低其强度。如垫层下有厚度较小的淤泥或淤泥质土层,在碾压荷载下抛石能挤入该层底面时,可采取挤淤处理。先在软弱土面上堆填块石、片石等,然后将其压入以置换和挤出软弱土,再做垫层。
;3.砂及砂石地基质量检验标准;三、强夯地基;1.施工质量控制内容
(1)单点夯试验
在施工现场或附近场地内,选择有代表性的适当位置进行单点夯试验。试验点的数量根据工程的实际需要确定,一般不少于2点。依据夯锤直径,用白灰粉画出试验点中心位置及夯击圆界限。
(2)施工参数确定
施工参数是在试夯及检测后,经分析试验数据来确定的。施工参数包括很多,有夯击高度、单点夯击次数、点夯施工遍数、满夯夯击能量、夯击次数、夯点搭接范围、满夯遍数。
;1)平均夯击能
一般对砂质土取500~1000kJ/m2对粘性土取1500~3000kJ/m2。夯击能过小会使加固效果差,夯击能过大会破坏饱和黏性土土体并降低强度。
2)夯击点布置及间距
大面积地基一般采用梅花形或正方形网格排列;而条形基础,夯点可成行布置;对于工业厂房独立柱,可按柱网设置单夯点。夯击间距一般取夯击直径的3倍,大致为5~15m。实际操作中,第一遍夯点间距宜大,便于夯击能向深度传递。;3)夯击遍数及击数
一般情况下为2~5遍。前2~3遍为间夯,最后一遍低能量满夯。每一个夯击点的夯击数为3~10击。开始2遍夯击数宜多一些,随后各遍夯击数逐渐减少,最后一遍只夯击1~2下。
4)两遍之间的间隔时间。
一般间隔为1~4周,黏性土或者冲积土为3周,没有地下水或者地下水位在5m以下时,可间隔1~2天,或者连续夯击没有间隔。;2.强夯地基质量检验标准;第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pdf VIP
- 2025广西中考化学真题试卷及答案 .pdf VIP
- 内生真菌A21-1-1在防治水稻稻瘟病中的应用.pdf VIP
- 99038 法学毕业考核 自考考试大纲.docx VIP
- 工 程 报 价 单模板.docx VIP
- 中医耳鼻咽喉科学喉痈课件.pptx VIP
- (新)电大资源网11379《人文英语3》国家开放大学期末考试题库(476)[期末纸考+一平台机考]-已排版.pdf VIP
- 2024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批管理岗、专职辅导员岗、其他专技岗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犯罪学(00235)自考复习资料.doc VIP
- 2025年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岗、专职辅导员岗、实验技术岗、其他专技岗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