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危险化学品职业危害的预防;本节培训目的:
了解职业病危害因素概念、来源、作用条件及与职业性损伤的相关知识。
培训内容:
第一节 职业病危害因素与职业病
一、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来源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用条件
三、职业性损伤
四、职业病有关知识
;第一节 职业危害因素和职业病;生产过程有害因素;(一)生产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1.化学因素:
(1)有毒物质,如铅、汞、苯、氯、一氧化碳、有机磷农药等;
; (2)生产性粉尘:如铁尘、铝尘、石棉尘、煤尘、水泥尘、玻璃纤维尘等无机尘;皮毛尘、谷物尘、烟草尘、棉尘、合成纤维尘等有机粉尘;以及上述多种粉尘的混合物形成的混合性粉尘。
;2.物理因素
(1)异常的气象条件和工作环境,如高温、高湿、高低气压等;
(2)电离辐射,如X射线、丫射线等;
(3)非电离辐射,如紫外、红外、射频辐射(高频电磁场、微波)、激光等;
(4)噪声(声频范围20-20000Hz,机械性噪声、流体动力性噪声、电磁性噪声)、振动等;
;3.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主要是致病微生物、寄生虫和病毒等,如附着在皮毛上的炭疽杆菌、布氏杆菌、森林脑炎病毒、甘蔗渣上的真菌、有机粉尘中的真菌孢子、医务工作者可能接触到的生物传染性病源物等。
; (二)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⑴劳动组织和劳动制度不合理:劳动时间过长,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等。
⑵劳动强度过大、生产定额不当:安排的作业与劳动者生理状况不相适应。
⑶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如视力紧张等。
⑷不良的人机因素:如不良的劳动体位,工人和机器的不协调间距,不符合要求的工具等。; (三)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1、生产场所设计不符合卫生标准,如厂房狭小,厂房建筑及车间布置不合理,没有做到有毒和无毒分开设置等 ;
2、缺乏必要的安全卫生技术设施,如缺少通风换气设施、人工照明不足等等;
3、安全防护设施不完善,如防尘、防毒、防暑降温、防寒保暖等设施的缺乏或不完善;使用个人防护用具方法不当或防护用具本身存在缺陷等。 ; 以上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在生产劳动中有时单独存在,有时几种危害因素联合存在,从而构成了不同企业部门、不同生产车间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不同特点。
实际工作场所中,往往同
时存在的多种有害因素,
对劳动者的健康产生联合
作用。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用条件
职业病危害因素能否引起职业性损伤,取决于作用条件。
1、接触机会
如若作业环境恶劣,职业病危害严重,若是劳动者不到此环境中去工作,也就没有接触的机会,也就不会产生职业性损伤。
2、作用强度
主要取决于接触量。接触量又与作业环境中的有害物质的浓度(强度)和接触时间有关。;3、毒物的化学结构和理化性质
(1)化学结构对毒性的影响
当毒物的化学结构在反应过程中发生变化时,对其毒性也会产生影响 。
如烃类化合物中的氢原子被卤族原子取代后,其毒性增大;芳香族烃类化合物,苯环上氢原子若被氯原子、甲基、乙基所取代,对全身的毒性减弱,而对黏膜的刺激性增强;苯环上氢原子若被氨基或硝基取代后,则其毒害作用发生改变,有明显的形成高铁血红蛋白的作用。
;(2)理化性质对毒物的影响
毒物的理化性质对毒害作用有影响
如固态毒物被粉碎成分散度较大的粉尘或烟尘,易被吸入,较易中毒;
熔点低、沸点低、蒸汽压低的毒物浓度高,易中毒;在体内易溶于血清中毒等。;4、个体危险因素
某一人群处在同一环境,从事同一种生产劳动,但每个人受到的职业性损伤的程度差别较大,这主要与人的个体危险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
(2)年龄和性别
(3)营养状况
(4)其他疾病
(5)文化水平和习惯因素
(6)生活上的某种嗜好
; 劳动人群中,凡具有个体危险因素者,容易患职业性损伤,称之为易感者或高危人群,所以在人群中鉴别易感者,采取适当措施,是预防职业病危害的一个重要环节。
;三、职业性损伤;2、职业病损伤
当人体受到职业病危害因素作用的强度与时间超过一定限度、身体不能代偿所造成特定的功能和器质性病理改变而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劳动能力的称为职业病损伤。
;3、职业性多发病(与工作有关的疾病)
职业性多发病是指由于生产环境中存在诸多因素所致病损或虽然原为非职业性疾病,由于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而使之加剧或发病率增高。
;四、职业病;2013年12月23日,国家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安全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