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娱乐区 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三种常见模式 城市地域结构的发展 同心圆模式 扇形模式 多核心模式 同心圆模式 城市各功能区 经过不断地侵入 和迁移,呈同心圆 状,自核心向外扩展。 中心 商务区 过渡带 工人 住宅区 中产阶 级住宅区 通 勤带 西方城市结构学说:同心圆学说 成都市同心圆模式 扇形模式 在交通工具影响下, 城市功能区出现沿着交 通线呈扇形或楔形向外 扩展的趋势。 中心 商务区 批发轻 工业区 低级 住宅区 中级 住宅区 高级 住宅区 西方城市结构学说:扇形学说 多核心模式 中心 商务区 批发轻 工业区 低级 住宅区 中级 住宅区 高级 住宅区 城市围绕不同点 同强度发展起来, 形成多核心 模式 重工 业区 郊外 工业区 郊外 住宅区 次级 商务区 西方城市结构学说:多核心学说 中心 商务区 过 渡带 工人 住宅区 中产阶 级住宅区 通 勤带 4.4西方区位经济理论的新进展(自学) 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理论” 在某种程度上说,新经济地理学的区位选择,反映的是运输成本、外部性收益递增与产业聚集之间的一种取舍。 然而,网络经济对这种观念提出了挑战。 * ?思考题: 1、什么是地租? 2、简述马克思主义地租理论。 3、决定城市土地区位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简述区位理论在房地产业发展中的作 * * 如果A中心地和B中心地的等级相同,那么位于两个中心地之间的李军选择哪一个中心地来获取他所想得到的服务呢?如果A中心地与李军家之间隔有一条河流或山,这时李军家会选择哪个中心地呢?(经过简单的比较发现李军家距A中心地比距B中心地近,在其他条件相同的前提下,李军应选择A中心地,这就是距离最近原则。根据这一原则,可以粗略划分两级中心地之间的服务范围。) (二)主要内容——三个法则 工业区位选择应遵循的三个法则: 区位选择原则 运输区位法则 劳动力 区位法则 集聚(分散)法则 工业区位论 1.运输区位法则 韦伯认为厂址应选择运输成本最低的地点 运费决定于两个因素:一是距离远近,与运费成正比;二是原料性质,是常见性还是稀有性原料。 当原料指数 1 时,即采用稀有纯粹原料,其运进工厂的物质总重量小于运出工厂产品的总重量,为节约运费,生产地应设在消费地。 当原料指数 1 时,即运进工厂的物质总重量大于运出工厂产品的总重量,如金属冶炼、食品加工等,为节省运费,生产地应设在稀有性原料产地附近 。 当原料指数 1 时,即采用纯原料,其运进工厂的物质总重量与运出工厂产品的总重量相等,工厂既可选择原料产地,也可选择消费地或两者之间的任何一点 。 2、劳动力区位法则 假定一个工厂,从运输成本出发,选择某一区位作为理想的厂址,但发现别处的工资较低。于是需要把增加的运输成本和节约的工资对比 。 如果每吨成本所增加的运输成本大于所节省的工资成本,不应当迁移;如果每吨成本所增加的运输成本小于所节省的工资成本,则应把厂址迁至工资较低地区。 韦伯在分析劳工成本对工业区位影响时,提出了劳工成本指数、地域重量和劳工系数的概念。 劳工成本指数是指每生产单位重量产品的平均工资成本; 地域重量是指每生产单位重量产品所运输的重量。 结论是劳工系数越大,工业区位越容易被工资低廉地区的吸引 ;反之亦然。 3、集聚因素 当工业的集聚和分散带来的利益或节约超过离开运输成本最小或工资成本较低的位置而追加的费用,则工业选址由集聚因素决定 。 1.集聚因素。集聚因素是指促使工业向一定地区集中的因素,又可分为一般集聚因素和特殊集聚因素。它们主要通过以下两方面对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影响。 (1)生产或技术集聚,又称纯集聚。 (2)社会集聚,又称“偶然集聚”,是由于企业外部因素引起的。 2.分散因素。“分散因素”与“集中因素”相反,指不利于工业集中到一定区位的因素。因此,一些工厂宁愿离开工业集聚区,搬到或新建在工厂较少的地点去。但前提条件要看集聚给企业带来的利益大还是房地产价格上涨造成的损失大,即取决于集中与分散的比较利益大小。 韦伯的区位三角图 图中三角形的 一个角M是市场,其他两个角S1和S2是原料产地 生产将不会在三角形以外,因为这将产生不必要的运输 在三角区以内运费最低点应在何处,决定于每种原料所需的数量和每一种在加工中损失重量的特点 如果两种原料所需数量相同,但其中一种失重较多,则生产地点应设在靠近离失重多的原料产地 如果两种原料失重情况相同,但其中一种原料使用数量较多,则生产将设在使用较多原料的附近 阿尔弗雷德·韦伯 韦伯工业区位论的背景与目的韦伯(Alfred Weber,1868—1958)是德国经济学家,他于1909年出版了《工业区位论:区位的纯理论》一书,从而创立了工业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