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圣母殿为基础的文章中国文化史作业
中国文化史期末作业 2013/6/26
王瑞钢 10级5班 学号 籍贯:山西太原 家庭住址:太原市晋源区罗城街道王家坟村
中国宋代建筑典范晋祠圣母殿
我家坐落在山西太原晋源区的一个山村,听这个名字就知道它的历史文化底蕴相当深厚。背靠天龙山和蒙山两大风景区,而天龙山因天龙寺而得名,它脚下由于有晋祠而名声大噪,所以我的家乡最有名的就是蒙山大佛的佛教石刻文化与晋祠为代表的古代私家园林文化。
晋祠公园位于太原市区西南25公里处为古代晋王祠,始建于北魏,是后人为纪念周武王次子姬虞而建。姬虞封于唐,称唐叔虞。虞子夑继父位,因临晋水,改国号为晋。晋祠是具几十座古建筑的中国古典园林游览胜地。环境幽雅舒适,风景优美秀丽,素以雄伟的建筑群、高超的塑像艺术闻名于世。晋祠最著名的建筑为圣母殿,位于中轴线终端创建于宋代天圣年间(公元1023—1032年)重修于宋崇宁元年 1102年 ,距今已有八百八十年。是为虞侯的母亲邑姜所修的。晋国的开国始祖是唐叔虞,根据西周“封邦建国”的分封制度,他被封到今山西境内。他先是封在唐地,就以唐为氏,所以又被称为唐叔虞,国名大概也叫唐国。后来他的儿子燮父迁都于晋水之旁,就改名为晋。所以邑姜姜子牙的女儿,周武王的妻子,周成王的母亲重檐歇山顶,面阔七间,进深六间,平面布置,近似方形。大殿“付阶周匝”的做法,是中国现存古建筑中最早的实例。殿堂梁架是中国现存古代建筑中惟一符合《营造法式》殿堂式构架形式的孤例。大殿前廊柱上雕饰有八条蜿蜒欲动的木龙,豪放健美,雕于宋元二年 1087年 。殿内有宋代彩塑四十三尊,主像为圣母,凤冠蟒袍,神态端庄。周围有众多女官、侍女环绕,动作姿态各不相同,神态性格都刻画得十分生动自然,是晋祠彩塑中最出色的、也是中国最珍贵的人物塑像。
圣母殿采用“减柱法”营造,殿内外共减十六根柱子,以廊柱和檐柱承托殿顶屋架,因此,殿前廊和殿内十分的宽敞。“减柱法”的熟练使用。说明宋代在建筑上已进一步掌握了力学原理;斗拱和柱高的比例适当,避免了隋唐建筑中用料的浪费,在建筑式样上也更富于艺术性。我国的木结构建筑,经历了一个由隋唐的雄壮坚实到明清的华丽轻巧的发展地程,而宋代建筑正是这个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圣母殿是宋代建筑的代表作,对于研究我国宋代建筑和我国建筑发展史都很有价值。殿内无柱,不但增加了高大神龛中圣母的威严,而且为设置塑像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圣母殿门两侧一副对联:左联为悬瓮山高碧玉一湾分晋水,右联为剪祠泽远慈云千古荫唐村。
圣母殿前有鱼沼飞梁,是在方形水池上架设的十字形桥,为石柱木构梁式桥,交搭处用斗,其渊源可追溯到北朝,但现存的为宋代遗物。桥面石雕栏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重修时仿古新制的,并无遗物做依据。鱼沼飞梁,建于宋代,呈十字桥形,如大鹏展翅,位于圣母殿前,形状典雅大方,造型独特,古人圆者为池,方者为沼,沼中多鱼,故曰:“鱼沼”;其上立架十字形桥,“架虚为桥,若飞也。”故曰:“飞梁”。东西桥面宽阔,为通往圣母殿的要道,而南北桥面,下斜如鸟之两翼,翩翩欲飞;边缀勾栏,凭栏赏景,益增诗情画意。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说:“此式石柱桥,在古画中偶见,实物则仅此一孤例,洵为可贵。”国内现存古桥梁中仅有的一例殿前柱上的木雕盘龙。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盘龙殿柱。传说为宋代遗物。四周围廊,为人国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之一。八条龙各抱定一根大柱,怒目利爪,周身风从云生,一派生气。距今虽近千年,仍鳞片层层,须根根,不能不叫人叹服木质之好与工艺之精。殿内有宋代彩塑四十尊,主像为圣母端坐木制神龛内,风头椅是,凤冠蟒袍,神态端庄。侍从手中各有所奉,为宫廷生活写照。殿内的宋代侍女塑像,是晋祠文物中极为珍贵的佳作,它是按照封建社会的宫廷制排列的,是宋代皇室生活的缩影。是不同年龄、不同个性的女性形象个个眉目传神,形态潇洒,栩栩如生。实际中国古人云:“有‘德’才有造化,‘生’才更有意义”。 中国先民却以龙的文化昭示、启发和促进民族大融合上以龙的文化昭示、启发,反映了民族用“立德、立功、立言”等生前的建树来实现着民族生命的不朽,表现出了中华文化“立人之道”鲜明的特征。中华民族的营造形式是有“四面八柱”通达之形,圣母殿在前临鱼沼平面呈十字型,殿前廊柱上蟠龙八条,圣母殿的四周有围廊,前廊进深两间,廊下宽敞,为唐、宋建筑中所独有。这种营造形式,为国内现存古建筑中唯一的实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