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红外吸收光谱法
第一节 概述
红外光谱的历史
1800年英国科学家赫谢尔发现红外线
1936年世界第一台棱镜分光单光束红外光谱仪制成
1946年制成双光束红外光谱仪
60年代制成以光栅为色散元件的第二代红外光谱仪
70年代制成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使扫描速度大大提高
70年代末,出现了激光红外光谱仪,共聚焦显微红外光谱仪等;2. 红外光谱的范围;例如;3. 红外光谱法的特点
绝大部分化合物均有红外吸收,有机化合物:能提供丰富的结构信息
任何气态、液态和固态样品均可进行红外光谱测定
常规红外光谱仪器结构简单,价格不贵
样品用量少,可达微克量级
红外光谱主要用于定性分析;但也可用于定量分析; 定性
对于未知样品推测结构:官能团、顺反异构、取代基位置、氢键结合以及络合物的形成等结构信息
与标准谱图比较
定量
尤其是近红外、远红外区的研究报告在增加。如,近红外区用于含有与C,N,O等原子相连基团化合物的定量;远红外区用于无机化合物研究等。
红外光谱还可作为色谱检测器。;吸收带在光谱图中的位置可用波长(μm)或波数(cm-1)表示(横坐标)。光谱图的纵坐标,即吸收强度,可用百分透光度或吸光度表示。 ;吸收峰出现的频率位置;红外吸收的产生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1)辐射应具有能满足物质产生振动跃迁所需的能量
(2)分子须有偶极矩变化(辐射与物质间有相互偶合作用)
分子振动伴随偶极矩改变——分子内电荷分布变化会产生交变电场——其频率与入射辐射电磁波频率相等时才会产生红外吸收。;对称分子:没有偶极矩,辐射不能引起共振,无红外活性。如:N2、O2、Cl2 等。
非对称分子:有偶极矩,有红外活性。;二、分子振动与红外吸收峰;C-C C=C C=C;决定振动频率的因素:
化学键两端的原子质量和键力常数
内部结构和外部因素(化学环境)
定性分析:特征光谱
原子的种类和化学键的性质不同
各化学键所处的环境不同;(1)分子的振动类型
伸缩振动?:化学键两端的原子沿键轴方向作来回周期运动(键长发生变化)。
弯曲振动(变形振动)?:使化学键角发生周期性变化的振动。;?s;;(2)多原子分子的振动自由度
在有N个原子组成的分子中,每个原子在空间的位置必须有x,y,z三个坐标来确定,也即每个原子有3个运动自由度,则由N个原子组成的分子就有了3N个坐标,有3N个运动自由度。
在分子的3N个运动状态中,可分成3种类型的运动:分子的平动、转动和振动。
3N=平动自由度+转动自由度+振动自由度;分子的平动和转动自由度;线型分子只有两个转动自由度,因为总有一种转动的轴心与双原子分子的键轴相重合,因此原子在空间的坐标并不改变。
;线型分子振动自由度的数目:
振动自由度 = 3N-平动自由度-转动自由度
= 3N-5;
非线型分子振动自由度的数目:
振动自由度 = 3N-6
任何一个复杂分子的振动,都可视作由3N-6或
3N-5个简正振动叠加而成。 ;有一个振动自由度就有一种振动状态,理论上讲就应在红外谱图上产生相应的一个简正吸收。 如: H2O 振动自由度为 3×3-6=3 红外吸收就有3个峰: 3750cm–1, 3650cm-1,1595cm-1, 苯:C6H6 振动自由度为 3×12-6=30 确有30个红外吸收峰;原因:
某些振动方式为非红外活性,不伴随偶极矩的变化,因而不产生红外吸收;
(2) 由于分子高度的对称性,造成两种振动方式的频率相同,发生简并现象;
(3) 若干振动频率十分接近,一般红外光谱仪难以分辨;
(4) 振动吸收的能量太小(如波长大于20μm),吸收信号不被仪器感知;
(5) 有时产生??= 2,3…的跃迁,出现倍频、组频吸收,(使吸收峰增加)但很弱。;CO2分子(线形)有四种振动模式,3×3–5= 4;吸收峰出现的频率位置;三、红外吸收强度;常用术语:
(1)基频谱带
实际上在红外图谱中,还可以看到基频谱带之外的吸收峰,包括:
(2)倍频谱带
(3)组合频谱带
(4)振动耦合频率——振动耦合;(5)费米共振——倍频和组合频与某基频相近,相互作用而产生强吸收或发生峰分裂。;振动耦合举例:
[例1]: CO2分子: O=C=O
若无耦合发生,两个羰基的振动频率应与脂肪酮的羰基振动频率相同(约1700cm-1)。但实际上CO2在2330 cm-1和667 cm-1处有两个振动吸收峰。
[例2]: 振动耦合对不同醇中C-O吸收频率的影响
甲醇 乙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档案整理及数字化投标方案(517页).doc VIP
- 2025解读新《监察法实施条例》核心要点与条文速览PPT学习课件(含文字稿).pptx VIP
- 铁路信号电缆配线作业.ppt VIP
- 2025江苏邳州农村商业银行招聘10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docx
- 采砂船水上船舶运输安全应急预案 .docx VIP
- 2025年自贡市中考英语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 2024年北京昌平四年级(下)期末英语(含答案).pdf
- 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pdf VIP
- SH_T 3043-2014石油化工设备管道钢结构表面色和标志规定.pdf VIP
- 新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课本练习题《练习一》可编辑可打印.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