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中考语文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2课内文言文阅读第17篇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复习新人教版调研报告.ppt

2016届中考语文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2课内文言文阅读第17篇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复习新人教版调研报告.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7篇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知识梳理;一、重点字词 1.余【F】:古义:____,今义: 剩下 2.嗜【F】: ___________ 3.致: ______ 4.以: ____________ 5.假: ____ 6.笔【F】:原意为:笔,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 7.弗:____ 8.之:_________________ ;9.怠:_______ 10.走:古义:____,今义:行走 11.之:__________ 12.稍【F】 :______ 13.约:原意为:约定,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 14.以:______ 15.既:______ 16.益【F】 :______ 17.慕【F】 :______ 18.患【F】 :______;;27.援:__________ 28.质:______ 29.倾:______ 30.请:______ 31.或【F】:______ 32.至:______ 33.复【F】:______ 34.俟:______;二、句子翻译 1.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15黔南,’12娄底) 【答案】又担心没有大师、名人交游(向他们请教)。 2.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12宜 宾,’10钦州、十堰) 【答案】 (我)曾经跑到百里以外的地方,拿着经书 向当地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 第2段:写自己外出求学之苦况。写“苦”一是与同舍生对比,二是表现自己内心的乐趣。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一、重点字词 1.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负:____ 3.曳:______ 4.舍:________________ 5.支:通 ___,意思为: _____ 6.汤:古义: _____,今义: 食物煮熟后所得的汁水 7.以 : _________ 8.衾:_____;9.寓:___ 10.日【F】:原意为:太阳,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 11.再【F】:古义:_____,今义:又一次,继续 12.之:_________ 13.被:通 ____,意思为:___ 14.缨:______ 15.腰:原意为:腰部,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 16.臭: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臭味 17.烨然:_______________;18.缊袍敝衣:原意为:破旧的衣服,在句中的意思为: ____________ 19.略:______ 20.慕艳:______ 21.足:______ 二、???子翻译 1.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12齐齐哈尔、新疆) 【答案】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生活在他们当中,毫无羡慕的意思。;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14黔西南州、岳阳,’13鄂州,’12宁波) 【答案】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指读书),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3.盖余之勤且艰若此。(’12河北、哈尔滨) 【答案】我求学时的勤奋和艰苦大概就是这样。;;2.作者在求学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12新疆) 【答案】叩问之难;旅途之艰;生活之苦。(学习的刻苦;从师的艰难;求学的艰苦) 3. 选文多次提到太学生学习条件优越,其用意是什么?(’12娄底) 【答案】通过对比,反衬出自己求学生活之艰苦,同时也突出自己求学信念之坚定,说明业有所精,德有所成,关键在于用心专一的道理,告诉马生锦衣玉食只是外在肤浅的享受,知识学习才是人生的至味。;;三、写作特色 (1)对比鲜明、说服力强。用作者自己粗布衣食与同舍生玉食锦绣相对比,得出“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的结论。(2)叙议结合、突出中心。本文以记叙为主, 用“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来表明自己的看法,这里的“足乐者”就是议论,鲜明地表现了作者的志趣。; 备考试题精编;【解析】A项中“致”在前句解释为“得到”,在后句解释为“标准”;B项中“或”在前句解释为“有时”,在后句解释为“稍微”;C项中“辞”在前句解释为“言辞”,在后句解释为“推辞”;D项中“患”在前后句的意思均为“担心、担忧”。故选D项。 【答案】 D;2.下列与“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中加点的“以”的意义 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A.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 B.策之不以其道 C.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D.不

文档评论(0)

475333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