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 11 -
淄川一中高2014级过程性检测
政治试卷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近年来,涌现出土豪、中国大妈、APEC蓝等大量新词、热词,这些凝练个性的词语,是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代表了一定社会阶层的民意和情绪,表达出人们对事件和生活的态度。这表明( )
A. 文化创新是文化发展的目的? B.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
C.?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D.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2、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将“文化命题”作为中央全会的议题。中央高度关注文化是因为( ) 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②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③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④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也是物质力量 A.①④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3、手机已经从简单的通话工具演变为个人信息智能终端设备。至2015年7月,我国智能手机用户突破7亿。如今,手机已是更新换代频率最高的电子产品,手机支付、办公、游戏、社交、网络浏览等已经成为一种消费时尚和文化现象。这体现了( ) ①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 ②文化是科技发展的动力
③文化决定人的价值取向 ④文化改变人的生活方式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4、雷锋以其短暂的一生树起了一座令人景仰的道德丰碑,50年来雷锋精神哺育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在一次评选20世纪对中国人影响最大的文学作品的活动中,《雷锋日记》榜上有名。这说明( )①优秀文化可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②文化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③文化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5、“亲,你还在犹豫什么,赶紧下手吧!”这是京东等网上商城用当下流行的网络语言打出的广告语。不仅如此,更多的网络语言在我们生活中正被广泛使用。这说明( )
①网络语言正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生活 ②网络语言对人们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③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往往是被动的 ④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6、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风貌的有代表性的饮食文化。该片在电视台播放后引起了极大关注,产生了广泛影响。通过《舌尖上的中国》,人们感受到的,不仅有美食的味道,还有历史的味道、人情的味道、家乡的味道,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舌尖上的中国》引起高度关注并产生广泛影响是因为( )
①中华餐饮文化蕴含着浓郁的人文情怀
②现代传媒极大地提升了中华餐饮文化的魅力
③中华餐饮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
④现代传媒丰富和扩展了中华餐饮文化的内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精湛绝伦、底蕴深厚的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琴瑟齐鸣、管弦和谐的南音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魅力赢得了世人的青睐。不过有人认为,一些面临失传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顺其自然地让它们被历史淘汰。对此,正确的态度是( )
A.反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保持世界文化的一致性
B.赞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特定的阶级和阶层服务
C.赞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D.反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增强民族的文化认同感
8、在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过程中,我们要展示具有民族和地域色彩浓厚的东西,去讲真实的中国故事;同时,也要寻求与世界的共鸣,用世界听得懂的语言讲述中国故事。这体现了( )
A.文化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B.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C.不同民族文化的逐渐融合 D.文化交流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9、2013年8月,针对汉字手写危机,央视科教频道适时推出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以实现“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下列关于汉字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②文字是中华文化一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③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④汉字是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A.①④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