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窒息性气体中毒诊治的有关问题 ; 一. 概 述
窒息性气体中毒(asphyxiating gas poisoning)一直是困
扰全球的普遍问题,最具代表性的是一氧化碳(CO)和硫化
氢(H2S)。
CO中毒(和死亡)人数在
全球急性中毒高居首位,约
10%~40%;急性CO中毒患者
经数日到数周“假愈期”后,还
可能发生迟发脑病(delayed
encephalopathy, DEP),病程长,
治疗困难。
; H2S中毒则以死亡率为最
高,平均可达46%,且无特异
解毒剂,是抢救上最为棘手
的临床难题之一。
氰化物(-CN)则因来
源广泛,故在临床日常
工作中更具实际意义。
; 二. 基本概念
人体一分钟也不能停止氧的供应,此一过程(如氧的供
给、摄取、运输、利用等)的任何环节发生障碍,都能引
起机体缺氧或窒息。窒息性气体是指那些能直接妨碍上
述供氧环节的气态化学物质。
通过其他损伤或致毒作用间接造成机体缺氧的物质,如
肺脏毒物、心脏毒物等不属此范畴,但有的仍被列入。
一般可将此类气体分为三大类:
单纯性窒息性气体
血液性窒息性气体
细胞性窒息性气体
;(一)单纯窒息性气体
主要指本身毒性很低或惰性的气体,当其在空气中大
量存在时,会明显降低吸入气中氧的相对含量,导致缺氧
性窒息,并非真正的“中毒”。
正常情况下(760mmHg,1mmHg = 01133 kPa),空气中的
氧含量约20.96%;若其低于16%,
即可引起机体缺氧;一旦低于10%,
则可很快引起昏迷甚至死亡。
属于这一类的气体有甲烷、乙
烷、乙烯、水蒸气,及氮、氩、
氖等惰性气体。;(二)血液窒息性气体
血液窒息性气体系指可明显阻碍血红蛋白与氧气结
合,或妨碍它向组织细胞释放所携氧气的气体,故也称“
化学窒息性气体”。
常见的有CO、一氧化氮、
苯的硝基或氨基化合物蒸气
等。; (三)细胞窒息性气体
主要指通过抑制细胞呼吸酶活性,而阻碍细胞利用
氧进行生物氧化的有害气体;
此种缺氧是一种“细胞窒息”,也称“内窒息”,因此时
血氧并无明显降低。
常见气体有氰化氢
(HCN)、硫化氢(H2S)
等。; 三. 诊断要点
(一)认真追究接触史
对于突如其来的昏迷患者而言,明确的窒息性
气体接触史对早期诊断具
有重要价值,除工业性中
毒外,还要特别注意其他
可能的接触情况,以避免
误诊,及时治疗。; 1. 关于单纯窒息性气体
主要来源:
(1)直接吸入各种单纯窒息性气体;
(2)任何造成吸入气氧含量下降的
情况,如枯井、储菜窖、谷仓、通
风不良矿井或地下坑道、密闭的
船舱等。
;2.关于一氧化碳
对CO而言,任何含碳物质不完全燃烧均可产生,常见于
存在明火或有内燃机工作的
通风不良空间,如冬季火炕取
暖或烧水洗浴时、汽车或内
燃机船舶甚至坦克行进时;
此外,家禽孵育房、各种建
筑材料焙烧窑、小矿井采掘
爆破、土法烧制木炭等,也
常有大量CO产生。
; 3.关于氰化氢
主要来源:
(1)制取过程,如氰化钾与硫酸反应、CO和氨高温合成、 甲酰胺脱水、铂催化氨+甲烷氧化等;使用过程,如电
镀、金银提取、制备合成树脂单体(丙烯酸酯等)和某
些药物(甘氨酸、Vit.B12等);事故,主要原因为设备
或管道泄漏、违规操作、现
场通风不良及缺乏防护。
(2)含氮和碳的天然物质或
化学合成制品(如尼龙、塑
料、聚丙烯腈等)的燃烧或
热解,也会释出氰化氢。
; (3)生活性急性氰化物中毒多数
为经口摄入氰化物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