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课电子报刊文本编排第十课图文混排版面美化.doc

第九课电子报刊文本编排第十课图文混排版面美化.doc

  1. 1、本文档共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九课电子报刊文本编排第十课图文混排版面美化

2013年12月7日 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第九、十课时 样报 指导老师:王莉霞老师 Vvvv 机器人是人类的助手和朋友 随着工业化的实现,信息化的到来,我们开始进入知识经济的新时代。创新是这个时代的源动力。文化的创新、观念的创新,科技的创新、体制的创新改变着我们的今天,并将改造我们的明天。新旧文化、新旧思想的撞击、竞争,不同学科、不同技术的交叉、渗透,必将迸发出新的精神火花,产生新的发现、发明和物质力量。机器人技术就是在这样的规律和环境中诞生和发展的。科技创新带给社会与人类的利益远远超过它的危险。机器人的发展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机器人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从工业走向农业、服务业;从产业走进医院、家庭;从陆地潜入水下、飞往空间……机器人展示出它们的能力与魅力,同时也表示了它们与人的友好与合作。 机器人的眼睛 人的眼睛是感觉之窗,人有80%以上的信息是靠视觉获取,能否造出“人工眼”让机器也能像人那样识文断字,看东西,这是智能自动化的重要课题。关于机器识别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称为模式识别。所谓模式是指被识别的事件或过程,它可以是物理实体,如文字、图片等,也可以是抽象的虚体,如气候等。机器识别系统与人的视觉系统类似,由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与特征抽取、判决分类等部分组成。 机器人的手脚 机器人必须有“手”和“脚”,这样它才能执行计算机发出的“命令”动作。“手”和“脚”不仅是一个执行命令的机构,它还应该具有识别的功能,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触觉”。由于动物和人的听觉器官和视觉器官并不能感受所有的自然信息,所以触觉器官就得以存在和发展。动物对物体的软、硬、冷、热等的感觉就是靠的触觉器官。在黑暗中看不清物体的时候,往往要用手去摸一下,才能弄清楚。大脑要控制手、脚去完成指定的任务,也需要由手和脚的触觉所获得的信息反馈到大脑里,以调节动作,使动作适当。 机器人的鼻子 机器人的鼻子是气体自动分析仪做成的。这种气体分析仪不仅能嗅出丙酮、氯仿等四十多种气体,还能够嗅出人闻不出来,但是却可以导致人死亡的一氧化碳(也就是我们通常所用的煤气)。当它遇到某些种类气体的时候,它的电阻就发生变化,这样就可以通过电子线路做出相应的显示,用光或者用声音报警。这些气体分析仪,原理和显示都和电现象有关,所以人们把它叫做电子鼻。把电子鼻和电子计算机组合起来,就可以做成机器人的嗅觉系统了。 机器人的耳朵 用压电材料做成的“耳朵”之所以能够听到声音,其原因就是压电材料在受到拉力或者压力作用的时候产生电压,这种电压能使电路产生变化。这种特性就叫做压电效应。当它在声波的作用下不断被拉伸或压缩的时候,就产生了随声音信号变化而变化的电流,这种电流经过放大器放大后送入电子计算机(相当于大脑的听区)进行处理,机器人就能听到声音了。但是能听到声音只是做到了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能识别不同的声音。目前人们已经研制成功了能识别连续话音的装置,它能够以百分之九十九的比率,识别不是特别制定的人所发出的声音。 第一版:现代机器人 第二版:机器人的器官 第三版:机器人乐队 出版日期:2013年12月7日 主编:城隍中学7101组 胡梓俊 陆继华 邹煜 第一期(共3版) 刊号:ABCD—234567 宇宙工作室出版 联系地址:地球村机器人研究所 EMAIL:座机电话号码2@

文档评论(0)

liuda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