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重点.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控制;第五章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控制 重点:细菌生长曲线的定义、各时期的特点。 控制微生物 生长繁殖的条件及原理。 第一节 测定生长繁殖的方法 一、测定生长量 二、计繁殖数 ;  第二节 微生物的生长规律   一、微生物的个体生长和同步生长   ★二、单细胞微生物的典型生长曲线    三、微生物的连续培养   第三节 影响微生物生长的主要因素  ★ 第四节 有害微生物的控制;第五章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 微生物个体生长: 一个微生物细胞在合适的外界环境条件下,不断地吸收营养物质,并按其自身的代谢方式进行新陈代谢。如果同化作用的速度超过了异化作用,则其原生质的总量(重量、体积、大小)就不断增加,为微生物个体生长。;★ 微生物繁殖: 是微生物生长到一定阶段,由于细胞结构的复制与重建并通过特定方式产生新的生命个体,即引起生命个体数量增加的生物学过程。 ;★ 微生物群体生长: 微生物个体生长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引起个体数目的增加,这时,原有的个体已经发展成一个群体。随着群体中各个个体的进一步生长,就引起了这一群体的生长。 个体生长 → 个体繁殖 → 群体生长 群体生长 = 个体生长 + 个体繁殖 ;第一节 测定生长繁殖的方法 ; 比例计数法 直接法 血球计数法 计繁殖数 平板菌落计数法 间接法 厌氧菌落计数法;;;;★ 菌落形成单位(colony forming unit, cfu) 平板菌落计数法是一种最常用的活菌计数法。其主要操作是把稀释后的一定量菌样通过浇注或涂布的方法,让其内的微生物单细胞一一分散在琼脂平板上(内),待培养后,每一活细胞就形成一个单菌落。即菌落形成单位。 菌样含菌数 = 菌落形成单位数 × 稀释度;第二节 微生物的生长规律 一、微生物 的个体生长和同步生长 ★ 同步生长: 使用同步培养技术,即设法使群体中的所有细胞尽可能都处于同样细胞生长和分裂周期中,然后分析此群体的各种生物化学特征,从而了解单个细胞所发生的变化。这种通过同步培养而使细胞群体处于分裂步调一致的状态,就称同步生长。 ;离心法;硝酸纤维素滤膜法;二、单细胞微生物典型生长曲线; 根据微生物的生长速率常数(即每小时的分裂次数R的不同)一般可把典型生长曲线粗分为延滞期、指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等四个时期。 (一)延滞期(lagphase)   指少量微生物接种到新培养液中后,在开始培养的一段时间内细胞数目不增加的时期。   ;延滞期的特点;影响延滞期长短的因素;(二)指数期(exponentialphase) 又称对数期(logarithmicphase),是指在生长曲线中,紧接着延滞期的一个细胞以几何级数速度分裂的一段时期。; 指数期的特点 生长速率常数R最大 细胞进行平衡生长 酶系活跃,代谢旺盛 影响指数期微生物代时长短的因素 菌种 营养成分 营养物的浓度 培养温度 发酵工业上尽量延长该期,以达到较高的菌体密度 食品工业上尽量使有害微生物不能进入此期 ;一些细菌的代时;细菌研究中常用的三个参数;生长速度常数(R) n 3.322 ( lg x2 - lg x1 ) R = = t2 – t1 t2 – t1 代时(G) 1 t2 – t1 G = = R 3.322(lg x2 - lg x1) ;一些细菌的代时;(三)稳定期(stationary phase)   又称恒定期或最高生长期。其特点

文档评论(0)

tt4356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