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第四章消毒与灭菌重点.pptVIP

医学微生物学第四章消毒与灭菌重点.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消毒与灭菌;一、消毒与灭菌的重要性 ; 外科医院:麻醉、止血和抗感染三大技术尚未建立。为了拯救生命,医生只能不顾病人的极大痛苦去切割肢体;用炽热的铁器烙印切口止血;再缠 上“脏”布或让血肉模糊的伤 口直接暴露在空气中。; 病人如果侥幸不死于鲜血淋漓、痛不可忍的“手术”,那么,绝大多数也要死于手术后的伤口化脓!(术后感染); 产科医院:25%产妇死于各种传染病,许多新生儿痛苦地夭折。; 引起术后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来自医生和护士的双手、医院空气或医疗器材。可见,科学地控制细菌的生长繁殖显得十分重要。 ; 1860年,英国外科医生李斯特率先接受巴斯德的新思想:病原菌是引起伤口化脓和传染病的罪魁祸首,提出“要制止伤口化脓,应消灭一切可能进入伤口的各种病原菌”,创立了外科无菌技术,降低了 医院感染发生率。 ; 1874年,李斯特给巴斯德写了一封充满感激的信,赞扬巴斯德对他的启发,帮助了改革了外科学,拯救了无数生命。; “消毒与灭菌”是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初学者必须学习的一课,也是最重要的一课。; ①为了预防感染,医务工作者必须建立“处处有菌”和无菌观念,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所有外科医生或护士都应自觉地遵守这一法则:一切与伤口或体内组织器官接触的物品必须是无菌的。 ; ②为防止疾病的传播,应切断传播途径,对传染病患者的排泄物和实验废弃的培养物需进行灭菌或消毒处理。;消毒与灭菌;二、消毒与灭菌的概念; 杀死物体上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杀死含芽胞的细菌和非病原微生物。;防止或抑制体外细菌生长繁殖; 防止微生物进入人体或其他物品的操作技术。 ;消毒与灭菌;三、物理灭菌方法 ; 高压蒸气灭菌法(sterilization by pressured steam):121.3℃,20~30min,即可杀死所有微生物及细菌的芽胞。 ; 凡是能耐高热和潮湿的物品(如培养基、生理盐水、手术器械、手术衣等),可采用高压蒸气灭菌法灭菌。; 间歇灭菌法(fractional sterilization):用流通蒸气消毒器,加热15~30min→37 ℃培养过夜。如此3次,可达到灭菌目的??; 巴氏消毒法(pasteurization):加热72℃,15~30s,可杀死物品中的无芽胞病原菌,并保持食品的风味和营养价值。主要用于酒类、牛乳、果汁等消毒。; 紫外线能干扰细菌DNA的复制,导致细菌变异或死亡。 ; 用滤菌器将液体或空气中的细菌除去,以达到无菌目的。 ;消毒与灭菌;四、化学消毒法 ;理想的消毒剂 ● 杀菌效果明显 ● 使用方便 ● 对人、畜毒害小 ● 价格低廉;消毒剂的杀菌机制; 2、破坏细菌的酶系统:如含氯消毒剂、漂白粉、双氧水、碘液、高锰酸钾。 ; 3、改变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如新洁尔灭(苯扎溴铵)、洗必泰、肥皂等。 ;谢谢!

文档评论(0)

tt43567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