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单频网2014.4
五.JSDTMB011.2系统技术信息1.2.1总前端 系统设置了主备两套编码器,试播期间试播节目为中一、中七、江苏卫视、江苏教育、江苏公共、优漫卡通等六套公益性电视节目。每套节目码率设定为1.5-2.5兆。清流播出。 节目码流经节目交换机选择组合后送复用器,经复用后接单频网适配器,单频网适配器经GPS校频,形成单频网节目数据流。两路相同的单频网节目数据流形成主备备份,经ASI自动选择切换开关后,经ASI光端机发送给省有线网络公司前端机房,经SDH网络分发至各发射点。 五.JSDTMB011.2系统技术信息1.2.2.单频网信号的传输 五.JSDTMB011.2系统技术信息1.2.2.单频网信号的传输 总前端发出的单频网信号通过ASI/DS3传输适配器转换成SDH格式,经省广电有线网络SDH干线网专用DS3通道分发至有关市县网络中心。 单频网信号在各市县网络中心下载后即转换回ASI格式,通过ASI光端机选用专用光纤送至当地电视发射台,在发射台经光接收机输出发送至发射机的主备激励器。 五.JSDTMB011.2系统技术信息1.2.3.单频网信号的发射 各地发射台站在光端机收到由前端送来的ASI信号后,分发给发射机的主备激励器,主备激励器经GPS校频后与ASI信号中经单频网适配器设定的时间戳矫正时延,使各发射点按单频网激励器的设置在同一时间内按同一频率相同相位发送同一个数据单元,确保了单频网络的同步。 各发射台站配置的发射机均为1kW地面数字电视固态发射机,功放模块和电源模块故障按自动退出设计,主备激励器配置,外接GPS时钟,GPS天线一般设置在发射机房屋顶,可靠安装确保能接收5个以上卫星信号。 五.JSDTMB011.2系统技术信息1.2.4.单频网的监控 (1)信号监控 信号监控包含省总前端两套编码系统的输出码流、ASI切换器输出码流;和个发射台站经监控网络送回的自发自收的图像。 (2)设备监控 设备监控内容为省总前端所有设备的监控,重点是对ASI切换器的状态监控,对各发射台站发射机功放、激励器运行状态监控,对各功放和激励器的主要参数进行遥控设置。 五.JSDTMB011.2系统技术信息1.2.4.单频网的监控 (3)发射台站的监控 我们在各发射台站设置了监控信号采集交换机和AV监控转码器。交换机分别接入发射机的功放和激励器的监控网口;接入AV转码器的输出网口(其输入端接数字电视机顶盒空收当地自发的单频网信号)。 各地市所配置的光端机为ASI/IP合路光端机,正向传送ASI信号,同时设有双向传送IP信号的端口。交换机的一个端口接光端机(收机)将所有监控信号回传至各市网络中心的ASI/IP合路光端机(发机)。再将ASI/IP合路光端机(发机)的IP数据口接入省有线网络的单频网专用2M双向监控传输网络,将各发射台的监控数据汇总至省总前端。省前端设图像监控服务器、设备监控服务器和监控大屏。 五.JSDTMB011.2系统技术信息1.2.4.单频网的监控 五.JSDTMB011.2系统技术信息1.2.5.单频网的覆盖 五.JSDTMB011.2系统技术信息1.2.5.单频网的覆盖 江苏省地面数字电视21频道单频网络在完成了一期和二期站点建设后,单频网信号可以覆盖全省13个市的城区及周边地区和14个县级市县,合计约80%以上的省域面积及全省大部分高速公路网络。 信号覆盖图中蓝色区域为一期单频网有效覆盖区,绿色区域为二期单频网有效覆盖区域。 * 谢 谢! 香农定理:香农定理描述了有限带宽、有随机热噪声信道的最大传输速率与信道带宽、信号噪声功率比之间的关系. 在有随机热噪声的信道上传输数据信号时,数据传输率Rmax与信道带宽B,信噪比S/N关系为: Rmax=B*log2(1+S/N)。 * 秒帧 * 模式 工作参数 系统净码率(Mbps) 1 C=3780、16QAM、0.4、PN=945 9.626 2 C=1、 4QAM、0.8、PN=595 10.396 3 C=3780、16QAM、0.6、PN=945 14.438 4 C=1、 16QAM、0.8、PN=595 20.791 5 C=3780、16QAM、0.8、PN=420 21.658 6 C=3780、64QAM、0.6、PN=420 24.365 7 C=1、 32QAM、0.8、PN=595 25.989 4.2推荐模式 为加快国际接收终端产业化进程,简化全模式接收芯片的工作范围与开发难度,国标数字电视工作组与广电总局在国标的全部模式中选取了其中的七种做为国标应用的推荐模式。 4.国标工作模式 * 4.3 高码率主要指标比较 2006年5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红色革命文化-2025年高考语文作文复习之主题素材积累与运用.pdf VIP
- 中国传媒大学《微视频创意与制作》课件-微视频创意与制作-PPT-微视频创意与制作(第一章).pptx VIP
- 事故救援应急响应专项预案事故救援应急响应专项预案.doc VIP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配2025年秋新版教材).docx
- 千级无尘室工程施工方案(3篇).docx VIP
- 深度解析《GBT 44037-2024焦炭溶损率及溶损后强度试验方法》.pptx
- 2025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速记口诀.pdf
- 2025年中国吸顶式车载显示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九年级化学酸、碱、盐、氧化物知识小结 “三表一图”(二)天津版.doc VIP
-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周(草原-丁香结)达标测评卷 含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