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主讲:黄海昀 5、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考古学家以生产工具的样式、 功能为依据,将原始社会划分为 旧石器时代(采集、狩猎经济时代) 新石器(生产经济时代)两个时代 新旧石器时代的不同 (1)时间: 旧石器时代:从 250万年到 1 万年前,早期人类制作并使用敲打碰撞而成的简单粗糙的打制石器工具(考古学上称为旧石器)的时代。 新石器时代:距今1万年左右,人类越来越广泛地制作使用磨制的、更为精致、用途更为专门化石器(考古学上称为新石器)。 金石并用时代:新石器时代末期原始人生产工具主要仍是石器,但开始了对金属的利用,最初是利用天然金属,后来开始冶练金属制成工具,考古学上把开始使用金属器的时代称为金石并用世代。 6、旧石器时代(狩猎经济、采集经济时代)食物采集者的生活 (1)时间:旧石器时代是从 250万年到 1 万年前的漫长岁月,占据“石器文明”的绝大多数时间。 (2)文明状况:原始人不再满足于像其他动物那样,利用天然的器物去获取食物,开始根据需要制作和使用粗糙的打制石器工具去获取生活资料,人类的意志与欲望开始主动地作用于自然界,由此而与动物界产生了明显的分野,但文明的印记依然微弱。 旧石器时代的工具 法国三友洞里的“巫师”岩画,被成为旧石器时代“最可怕的杰作”,画上男子身披鹿皮,头顶一对牡鹿角,脸象猫头鹰,长着两只狼耳朵,上肢似熊臂,拖着马尾巴。这是描绘巫师最早的画。巫师在乞求动物的神灵保佑他们狩猎时能满载而归,并鼓励他的听众们勇敢面对种种危险 二、种族的出现 (一)不同的种族源于早期人类的迁移 1、 种族(人种):是指体质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性特征的人群。不同人种主要肤色、眼色、发色、发型、身长、头型、鼻型等体质形态的外部性状特征的差别,其次还有血型等差别。 2、农业的传播 (1)农业传播 农业大致是以中东为中心向东传播到印度河流域,向北传播到中亚和东欧,向西传播到中欧和西欧。 非洲农业在许多个世纪里局限在非洲大草原,只有在公元初年,有了铁器,传入了中东的芭蕉属植物和亚洲的薯蓣属植物等适宜热带雨林地区生长的作物后,农业才穿过雨林,迅速传播到非洲大陆南部。 在美洲,农业从中美洲的墨西哥这一中心发源地,向南向北传播。到公元前800年时,农业成为北美洲东部印第安人的主要生活来源,前750年后,美洲西南部玉米栽培代替了食物采集。 3、最早的农业技术 早期农民发明了不同类型的农业技术: 最早的“刀耕火种”技术 用刀削树干,让树木死去,点燃焚烧,以清空土地,灰烬肥地。农民用这种方法对付森林,清空树丛和灌木并以燃烧后的灰烬为肥料以便播种。这使得农业得以大规模地拓展到原本为森林覆盖的地区。 山区农民发明的梯田技术。 3000年前秘鲁山区农民发明的培高田地农业技术。(今天的科学家发现用这种技术中指秘鲁当地作物时,长出的作物比用昂贵的化肥和机械的现代化农业技术栽培出来的植物要大的多。) 4、农业的诞生对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其一,农业的诞生带来生活方式的变迁,为人类社会文明的确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农业革命最明显的影响是产生了新的定居生活方式,新石器时代的村庄与城镇代替了旧石器时代的流浪团体,成为人类最基本的经济文化单位,构成了18世纪末期之前一直居于统治地位的一种生活方式的基础。 人类不再被动索取与接受大自然恩赐,开始主动开发自然资源,在农业种植与畜牧生产中获得稳定的、较充裕的生活资料。 人口数量由此急剧增长,分布的区域空前扩展,社会分工与产品交换也相继出现。 5、三次社会大分工 其一,农业和畜牧业的分离 在欧亚大陆的大河流域以及丘陵、沿海地带,人类栽培植物进行农业活动,以农业为主的固定的农业社会逐渐形成的同时,在欧亚大陆的草原、高原或雨量较少不适合农业活动的地区,人们开始驯化当地动物,喂养家畜,并逐渐成为牧民,过起了游牧生活,形成了以畜牧业为主的流动的游牧社会。 什么是对偶婚? 对偶婚产生于群婚之上,是一个女子在群婚的许多丈夫中有一个主夫,一个男子在许多妻子中有一个主妻,互为主夫、主妻的这一对男女,在各自众多的妻子和丈夫中配偶结成的个体婚便是对偶婚。虽已不同于群婚,但男女之间的婚姻关系还很不稳固,可以轻易离异,还留有群婚的残余。 (二)父系氏族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男子逐渐取代了妇女在生产中的主导作用,从而确立了男子在社会生活中的支配地位,这是母系氏族转变为父系氏族的根本原因。 在对偶婚形式下,男子要求有固定的配偶,出现了“从夫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五节外力作用下的振动分析.ppt
- 第一章机制工艺(最新版)分析.ppt
- 第五节斜截面受弯破坏分析.ppt
- 第一章激光的基本特性分析.ppt
- 第一章激光的问世和发展分析.ppt
- 第五节有趣的声音分析.ppt
- 第一章集合框架分析.ppt
- 第五节雨水对土地的侵蚀分析.ppt
- 第一章集装箱运输概述分析.ppt
- 第一章几何光学基本原理应用光学分析.ppt
- 人教版英语5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课件.pptx
- 部编人教版2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学课件含单元及专项复习.pptx
- 人教版8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学课件(2021年8月修订).pptx
- 教科版(2017版)6年级上册科学全册课件+课时练.pptx
- 人教版PEP版6年级英语下册全册教学课件(2022年12月修订).pptx
- 部编人教版2年级下册语文全册课件(2021年春修订).pptx
- 人教版数学6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课件(2023年教材).pptx
- 湘少版5年级下册英语全册教学课件(2021年春修订).pptx
- 人教PEP4年级下册英语全册教学课件 [2}.pptx
- 人教版6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学课件.pptx
最近下载
- Siemens 西门子工业 SIMOTICS M-1PH1 主电机 SIMOTICS M-1PH1 主电机 使用手册.pdf
- 以工代赈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整.docx
- 火烧云ppt.ppt VIP
- DB3205T 1019-2021 县 市、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建设与管理规范.docx VIP
- 2023年重庆师范大学单招数学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中学生文明礼仪讲座.ppt VIP
- 2025年网格长认证考试题库.pdf
- GB50009-201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pdf
- 光伏发电工程验收规范.pdf
- 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考核指标及操作细则.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