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圣地导游词.doc

  1.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旅游圣地导游词

旅游圣地导游词 篇一:湖南十三大旅游胜地导游词 马王堆汉墓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参观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陈列馆。马王堆汉墓位于长沙市东部地区原来的马王堆乡,距市中心大约有4千米。1971年底,我们对此进行了考古发掘,这才揭开了这座千年地宫的神秘面纱,经过考古发掘,我们发现马王堆是西汉初期轪侯家族的墓地。马王堆共有三座墓,其中一号墓出土各类文物1800余件以及一具保存得十分完整的女尸。一号墓之所以保存的如此完整,主要原因在于采取了深埋密封的筑墓方式,加上2000多年以来长沙地区没有发生大的地震,因此一号墓中的尸体以及大量随葬器物才能够完整地保存下来。大家看到的这件衣服可是我们陈列馆的镇馆之宝。它的名字叫素纱襌衣,素纱是指没有染色的纱,襌衣就是没有衬里的衣服,从墓中一共出土了两件素纱襌衣,它们的重量分别为48克和49克,也就是说还不到1两,如果除去袖口和领口较重的缘边,它的重量就只有半两多一点,可谓“轻若烟雾,薄如蝉翼”。这件轻薄的衣物,汉代的妇女又是怎样穿着的呢?当时人们是罩在色泽艳丽的丝绵袍上穿,使绣袍上华丽的纹饰若隐若现,给人一种非常朦胧的美感。大家看到的这幅从一号墓中出土的T形帛画也是陈列馆的镇馆之宝,因为这幅帛画的外形和英文大写的“T”非常相似,因此把它称为“T”型帛画。据考证这是出葬的时候,由人高举着走在仪仗的最前面,用以“引魂升天”。大家可以看到整幅画的内容从上至下可分为天上、人间和地狱三个部分。华盖以上是天上部分,在天上部分正上方有一人首蛇身的神,根据《山海经》记载,它是威力巨大的烛龙神,在它右边绘有九个红色的太阳半隐半藏在蓝色的扶桑树中,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在最大的太阳中绘着一只黑色的鸟,古人把它称为“金乌”,其实这是古人对太阳黑子的观测结果,人间部分是以华盖作屋顶,华盖以下是三个贴身的奴婢紧跟着轪侯夫人,两位炼丹的方士正向她献上长生不老的丹药,下面的图画可能是老夫人去世后家人守灵祭祀的场景,你们看,他们的神色肃穆,尽显哀伤之态。画面的下部分就是地狱部分了,地狱里赤身裸体的地神——鲧正平托着白色的大地,脚下踩踏着两条意欲兴风作浪的鳌鱼,制止地震山崩的发生。纵观整幅图,这是一幅把神话、想象和现实生活完美统一的杰作。它体现了古人对天国的想象和追求永生的幻想。因此,“T”型帛画是中国古代绘画史上难得一见的杰作,堪称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大家现在看到的就是出土于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距今有2100多年的马王堆女尸。她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第一代轪侯利苍的夫人,她的名字叫“辛追”,辛追夫人出土时身高为1.54米,体重仅34.3公斤,她的血型为A型,我们可以看到辛追夫人头部、颈部、躯干和四肢均保存了完整的外形,她出土的时候皮肤湿润且覆盖完整,呈浅黄褐色,手摸上去还有油腻感。大家看到这具尸体有眼球脱出,口张开,舌头稍微挺出、直肠脱垂的现象,这是尸体的早期腐败现象,但因为一号墓密封良好,尸体的腐败现象在下葬后不久就停止了,这具女尸保存的年代之久、保存程度之好,在世界尸体保存记录当中都是十分罕见的,由于它明显不同于呈干瘪状的“木乃伊”和表面似蜡制模型躯壳的“尸蜡”,也不同于骨骼脱钙软化而易于折断的“泥炭鞣尸”,因此国际上已经认同,在尸体的分类上,应该把马王堆这类历史悠久,软组织仍有弹性、内脏俱在的“湿尸”,命名为“马王堆尸”,经过对尸体解剖,推断辛追夫人是在吃过甜瓜后由于胆绞痛的急性发作,引起冠状动脉痉挛,由此导致急性心肌缺血而造成猝死的可能性为最大,她死亡的年龄大约为50岁,好了,我为大家的讲解就到这里结束了,谢谢大家! 岳麓书院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千年学府——岳麓书院参观游览,很高兴能作为大家这次游览的导游。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位置,就是岳麓书院的前门了,请大家抬头看,有一块千年学府的匾,为什么岳麓书院有千年学府之称呢?原来,岳麓书院从潭州太守朱洞创建于宋太祖开 宝九年,也就是公元976年,距今已经有一干多年的历史了,所以有千年学府之称。它与江西白鹿洞书院、河南嵩阳书院及睢阳书院并称中国古代四大书院。好,现在让我们来感受一下千年学府浓厚文化气息吧。从岳麓书院的这幅平面图上大家可以发现,岳麓书院的古建筑在布局上所采用的是中轴对称,纵深多进的院落形式,其中讲堂是位于中轴线的中心,也是整个书院的中心位置,书院的建筑主要有三个部分的功能:讲学、藏书和祭祀。这里是赫曦台,赫曦台是古时候酬神演戏的舞台。朱熹在岳麓书院讲学的时候,常常很早就爬起来跑到岳麓山上去看日出,看到日出就拍手欢呼”赫曦、赫曦”,意思是红红的太阳升起来了,后来张栻就修了一个台,取名”赫曦台”。沿着中轴线我们来到了岳麓书院的大门,请大家抬头看一下,大门上”岳麓书院”这块匾,这是宋真宗御赐的,大家再看一下两边的对联,”惟楚有才,于斯为盛”。上联

文档评论(0)

raojun00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