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液压辅助元件 第一节 管路和管接头 在液压传动系统中,吸油管路和回油管路一般用低压的有缝钢管,也可以使用橡胶和塑料软管,控制油路中流量小,多用小直径铜管。在中、低压油路中常使用铜管,高压油路一般使用冷拔无缝钢管。 高压软管是由橡胶管中间加一层或几层钢丝编制网制成。 管路内径的选择主要考虑降低流动时的压力损失。 对于高压管路,通常流速在3~4 m/s范围内,对于吸油管路, 考虑泵的吸入和防止气穴, 通常流速在0.6~1.5 m/s范围内。 在装配液压系统时,油管的弯曲半径不能太小, 一般应为管道半径的3~5倍。 应尽量避免小于90°弯管,弯曲处的内侧不应有明显的皱纹、扭伤,椭圆度不应大于管径的10%。 平行或交叉的油管之间应有适当的间隔,并用管夹固定, 以防振动和碰撞。 二、管接头 管接头是连接油管与液压元件或阀板的可拆卸的连接件。液压系统中油液的泄漏多发生在管接头处,所以管接头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常用的管接头有以下几种 管接头有焊接接头、卡套式接头、扩口接头、扣压式接头、快速接头等几种形式,如图3-26至图3-30所示,一般由具体使用需要来决定采用何种连接方式。 1、焊接管接头 3、扩口式管接头 4、扣压式管接头 5、快速管接头(快速装拆管接头) 固定铰接管接头 第二节 油箱 一、作用:储存油液、沉淀、散热和溢出气体。 三、油箱设计时的注意事项 1、油箱应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 2、要有足够的有效容积 油面高度应为油箱高度的80%时的容量称为油箱的有效容积。 有效容积应根据液压系统的发热、散热平衡的原则计算。 一般按液压泵的额定流量估计计算。 低压系统用油箱有效容积为液压泵每分钟排油量的2~4倍;中压系统为5~7倍;高压系统为10~12倍。 4、为防止赃物进入油箱,油箱上部各盖板、管口处都要妥善密封。 第三节 过滤器 过滤器又叫滤油器 一、作用:过滤掉油液中的杂质,降低液压系统中油液的污染度,保证系统正常工作。 二、对过滤器的要求 1、足够的精度 能满足液压系统对过滤精度的要求,即能阻挡一定尺寸的机械杂质进入系统。 过滤器精度是指滤芯能够滤掉的最小杂质颗粒的大小,以直径d作为公称尺寸表示,按精度可分为粗过滤器( d≦100μm ),普通过滤器( d≦10μm ),精过滤器( d≦5μm ),特精过滤器( d≦1μm )。 2、通流能力大,不会引起过大的压力损失。 3、滤芯应有足够的强度,不会因压力油的作用而损坏。 4、滤芯抗腐蚀性能好,并能在规定的温度下持续地工作。 5、易于清洗或更换滤芯,便于拆装和维护。 三、过滤器的结构 滤油器 最常见的是金属丝制成的网式过滤器。也是一种粗过滤器。 过滤精度低,约为0.08~0.18mm。但是阻力小(可放在泵入口),其压力损失不超过0.01MPa。 线隙式过滤器也是表面型过滤器,由细金属丝(d=0.4mm)密集缠绕在圆筒支架上,依靠金属丝螺旋线间的间隙通过油液并阻留杂质。安装在泵的吸油口时,阻力损失约为0.02MPa,过滤精度约为0.08-0.1mm。 2、深度型过滤器 在深度型过滤器中,油液要流经有复杂缝隙的路程达到过滤的目的。 滤芯材料有:毛毡、人造丝纤维、不锈钢纤维、粉末冶金材料。 3、中间型过滤器 介于表面型过滤器和深度型过滤器之间。 如采用有一定厚度的微孔滤纸制成的滤芯的纸质过滤器。过滤精度约为10~20μm,高精度的可达1μm左右。 适用于一般的高压液压系统,是当前中高压系统应用最广泛的精过滤器。 3、滤油器3安装在回油管路上,属于回油管用滤油器,此滤油器的壳体耐压性可较低。 第四节 密封装置 液压系统密封不良,将会造成系统泄漏,造成液压油污染或空气进入系统。 但密封过度会造成密封部位的剧烈磨损,缩短使用寿命,增大液压元件内的运动阻力,减低系统的机械效率。 一、对密封装置的要求 1)在工作压力和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并随着压力的增加能自动提高密封性能。 2)密封装置和运动件之间的摩擦力要小,摩擦系数要稳定。 3)抗腐蚀能力强,不易老化,工作寿命长,耐磨性好,磨损后在一定程度上能自动补偿。 4)结构简单,使用、维护方便,价格低廉。 二、密封按其工作原理来分可分为非接触式密封和接触式密封。前者主要指间隙密封,后者指密封件密封。 1、间隙密封 靠相对运动件配合面之间的微小间隙来进行密封。 开均压槽(宽0.3-0.5mm,深0.5-1.0mm) 均压槽可使径向压力分布均匀,消除加工和装配误差,减小液压卡紧力,减小间隙,同时形成阻力减少泄漏。 2、O形密封圈 用耐油橡胶制成,横截面为圆形。 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内外侧和端面都能起密封作用。结构紧凑,运动件的摩擦阻力小,制造容易,装拆方便,成本低。 δ1和δ2分别为装入密封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公安招聘辅警考试笔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完整word)二次函数练习顶点式基础练习题 .pdf VIP
- 2025年公安局警务辅助人员招聘考试笔试试题(附答案).docx VIP
- 2025-2026学年苏科版劳动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pdf VIP
- 干式变压器技术规范书.docx VIP
- 2025年西藏自治区昌都市护士基础理论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pdf VIP
- 工程建设监理收费标准(发改价格2022670号).docx VIP
- 2025年黑龙江省绥化市辅警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 VIP
- 操作手册模板【范本模板】.pdf VIP
- 幼儿园角色扮演的重要性和意义.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