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沉郁与飘逸分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西上蓮花山,迢迢見明星。素手把芙蓉,虛步躡太清。霓裳曳廣帶,飄浮昇天行。邀我登雲臺,高揖衛淑卿。恍恍與之去,駕鴻淩紫冥。俯視洛陽川,茫茫走胡兵。流血塗野草,豺狼盡冠纓 ” 佛教飞天、中国道教羽人、西域飞天、中原飞天。不长翅膀,不生羽毛,没有圆光,虽借助云彩却不依靠云彩,仅凭飘曳的舞裙,飞舞的彩带,凌空飞翔。 李白飞之意象 李白 “飞”的大量运用,给李白的诗注入一种飘逸超拔的美感,一种 道骨仙风。为此,评论者比之其他诗家,不约而同地给李白冠以一“仙” 字。 李白爱“飞”,其表现功业情思最著名的是鹏程万里的意象。如《古 风五十九首》其三十三“:北冥有巨鱼,身长数千里。仰喷三山雪,横 吞百川水。凭陵随海运,燀赫因风起。吾观摩天飞,九万方未已。”此 外还有有名的《大鹏赋》“燀赫乎宇宙,凭陵乎昆仑。一鼓一舞,烟朦 沙昏,五岳为之震荡,百川为之崩奔……簸鸿蒙,扇雷霆,斗转而天动 ,山摇而海倾。” 诗人是借大鹏自比,来表现自己壮志弥天成就宏图大 业的情志。这种蕴涵着实现人生价值的飞意象,不仅仅是大鹏,大凡飞 举的意象,如鸟、仙、风、云、龙等,都被李白信手拈来,随宜运用。 追求精神自由中的“飞”意象 除表现出建功立业之处,李白常用飞意象的 另一个动机 是和同时代文人一样的对精神自由的向往追求。这一立意在 他的游仙诗中表现的最出色。例如他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诗中天姥山隐于云霓明灭中,引起了诗人探索的向往。 The End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成府路205号 美学原理 第十二章 沉郁与飘逸 中国文化史上的审美形态和审美范畴 严羽《沧浪诗话?诗评》: 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 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 太白《梦游天姥吟》、《远别离》等,子美不能道; 子美《北征》、《兵车行》、《垂老别》等,太白不能作。 中国文化史上的审美形态和审美范畴 审美意象的“大风格” 文化分支 代表人 “沉郁” 儒家文化 杜甫 “飘逸” 道家文化 李白 “空灵” 禅宗文化 王维 沉郁的文化内涵:儒之“仁” 对人世沧桑深刻的体验和对人生疾苦的深厚的同情 审美意象大风格的代表: “沉郁顿挫”的杜甫诗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 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兵车行》)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怨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兵车行》) 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 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新安吏》) 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 (《新婚别》) 沉郁的文化内涵 儒家哲学:以“仁”为核心的情感哲学 蒙培元:“仁是一种普遍的人类同情、人间关怀之情,是一种人类之爱,即孔子所说的‘泛爱众’、‘爱人’ 。” 杜甫:“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沉郁的文化内涵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 “唐五代词,不可及处正在沉郁。” “写怨夫思妇之怀,寓孽子孤臣之感” “凡交情之冷淡,身世之飘零,皆可于一草一木发之。而发之又必若隐若现,欲露不露,反复缠绵,终不许一语道破” “匪独体格之高,亦见性情之厚” 温庭筠:《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之一) “杏花含露团香雪,绿杨陌上多离别。灯在月胧明,觉来闻哓莺。 玉钩褰翠幙。妆浅旧眉薄。春梦正关情,镜中蝉鬓轻。”(之三) 陈廷焯评:“如‘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无限伤心,溢于言表。又‘春梦正关情,镜中蝉鬓轻’,凄凉哀怨,真有欲言难言之苦。” 周邦彦:《菩萨蛮》 银河宛转三千曲,浴凫飞鹭澄波绿。何处望归舟?夕阳江上楼。 天憎梅浪发,故下封枝雪。深院卷帘看,应怜江上寒。 陈廷焯评:“上半阕云:‘何处望归舟,夕阳江上楼。’思慕之极,故哀怨之深。下半阕云:‘深院卷帘看,应怜江上寒。’哀怨之深,亦忠爱之至。” 辛弃疾:《贺新郎》 绿树听鶗鴂tijue,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间离别。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看燕燕,送归妾。 将军百战声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伴我,醉明月? 陈廷焯评:“沉郁苍凉,跳跃动荡,古今无此笔力。” 沉郁的审美特征 沉郁的审美意象,有两个特点。 1,哀怨郁愤的情感体验。 2,人生的悲凉感,历史的苍茫感。 沉郁的审美特征: 哀怨郁愤的情感体验 哀怨郁愤的情感体验: 由对人和天地万物的同情、关切、爱所引起,升华成为温厚和平的醇美的意象。 李纲:“子美之诗凡千四百四十余篇,其忠义气节,羁

文档评论(0)

LOVE爱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41224344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