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流行语言的背后论文
流行语言的背后论文
篇一:流行语“给力”语言学解析论文
流行语“给力”的语言学解析
摘要:“给力”一词作为2010年度使用频率最高的流行语,在结构、语义和语法功能方面都有其独特的方面。本文试图探讨“给力”的语言学特征,并分析其得以广泛传播的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因素。
关键字:“给力”“给+n”结构 “v+力”结构
中图分类号:h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powful”is the most popular buzzword in 2010. this paper will discuss the syntactical features and the
semanticfeatures of this word and analyze the linguistic reasons which cause this word so popular.
words:powful,n-structure, v-structure
“给力”是2010使用频率最高、影响最为广泛的流行语之一。作为网络流行语,“给力”在构造上不同于以往流行语的音译(如“粉丝”)、谐音(如“稀饭”)、字形借用(如“囧”)、缩略(如“白骨精”)、词义引申(如“潜水”)、语法功能转移(如“雷”)、派生(如“蚁族”)或句法结构重组(如“被幸福”),“给力”具有双音节词的内部结构,同时在语法功能上、语义上又有其鲜明的特征,本文即从语言学角度分析“给力”的使用和构造特征,从而探寻其得以广泛传播的语言学及社会语言学基础。
一 “给力”的语法特征
1.1“给力”的用法极为灵活,它可以兼作形容词、不及物动词和
篇二:现代流行语论文
现代流行语是现代生活的即时反映,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其在丰富话语空间、丰富汉语词汇内容的同时,也折射出了大部分人群的不健康心态和对语言规范性的破坏等负面影响,值得注意和思考。
现代流行语形成的几种心理原因:
创新心理:有些词语比原词通俗新鲜,与原词平行使用在不同的场合,起到补充的作用。创新不一定是创造新词,大多是对原有词语进行再创造,即进行超常的联想或引申,甚至使用反例。
从优心理:这里的“优”指政治、文化和经济的优势。政治、文化或经济上占优势地区的流行语容易为其他地区所借用。比如上海话有些流行语,如“帅”“上档子”“刷(或涮)”等借自北京话,“大哥大”“买单”“港纸”等借自广东话;北京话的“炒鱿鱼”“埋单”等借自广东话。崇洋心理也是一种从优心理,广东话的“摆甫士”“CALL机”,港台话中的“的士高”“派对”等都借自英语或使用英语的成分。这决定于这种流行语创造者的文化层次。
平民心理:平民心理,即创造者赋予流行语与书面语相区别的口语特性,与高雅相区别的通俗特性,与严肃相区别的轻松特性,与等级观念相区别的平等特性。出于这种心态,加上创造和使用者的文化素质,很多流行语不免粗俗,
逆反心理:流行语中反映的逆反心理,大多出自游民、流氓或团伙对社会的一种对立或对抗情绪,有些则出自学生的反传统情绪。比如北京话将警察称“雷子”,将“伤人”称“放血”,将“好”称“盖”等,上海话将公安局称“大庙”,将警服称“老虎皮”,将自行车称“快马”等。
团体心理:团体心理,也即一种排外心理。这与流行语的隐秘性有关。如上述出自流氓团伙黑话的流行语,大多出于这种心理。此外,像北京话的“储”、“蹲坑儿” 等,上海话的“一张分”、“吊秤”等,也都具有一定的隐秘性和排外性。
这几种心理再加上社会各个方面的因素以及网络技术的影响,促就了现代流行语的形成。
下面是小组所搜集的一些流行语:
1.“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这是铁道部前新闻发言人说的一句让所有人都觉得不可信的肯定句,可因为这是血染的“风采”,大使网民们眼冒金星。现在人们常把此语挂在嘴边,也是对让个别傲慢官僚的鞭挞。
2.“坑爹” ,“坑爹”之前是“拼爹”,所谓的“拼爹”拼的是一种家族资本,当以郭美美为代表。“坑爹”则不一样,2011年,所谓的“国产四大名爹”被儿女坑得灰头土脸。如,自己撞了人还冲着阻拦的人群大喊“我爸是李刚!”
3.“伤不起”来自歌词“不是爱不起,而是伤不起”,大意可能是“怕受伤”。这个原本表达哀怨抒情的词汇,在经过“咆哮体”引用后,之所以引起大家的共鸣,也许因为现代人虽体格强健心灵却脆弱无比,也许是对节奏快得让人喘不过气的都市生活的一种调侃和自嘲。
4.“不包邮哦,亲”,这“淘宝体”是2011年网络商务已广泛渗入日常生活的体现。为了笔生意而一口一个“亲”,让人一般人起鸡皮疙瘩。不禁想起另一句名言:“为了利益而假装亲密,这种人叫做娼妓!”话虽太重,但并不无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流行语”现时折射的是民众的真实心态和社会现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