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诊 断 夏秋季发病 不洁饮食史 菌痢病人接触史 临床表现 急性期表现: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及粘液脓血便,左下腹有明显压痛。 慢性菌痢:有急性菌痢史,病程超过2个月未愈。 中毒性菌痢:以儿童多见,有高热、惊厥、意识障碍、及呼吸、循环衰竭。胃肠道症状轻微,甚至无腹痛、腹泻,需盐水灌肠或肛拭子行粪便检查。 辅助检查 粪便镜检可见大量白细胞、脓细胞及红细胞。确诊有赖于粪便培养出志贺菌。 乙状结肠镜检查: a、急性期可见肠粘膜明显充血、高度水肿、点片状出血、糜烂、溃疡,大量粘液脓性分泌物附着以及肠管痉挛等改变。 b、慢性期的肠粘膜多呈颗粒状,血管纹理不清,呈苍白肥厚状,有时可见息肉或瘢痕等改变。 鉴别诊断 急性菌痢 1)急性阿米巴痢疾 2)其他细菌性肠道感染 3)细菌性胃肠型食物中毒 4)急性肠套叠 5)急性坏死出血性小肠炎 中毒性菌痢 1)其他细菌致感染性休克 2)流行性乙型脑炎 慢性菌痢 1)直肠结肠癌 2)慢性血吸虫病 3)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4)克隆恩病 肠粘膜大多正常,其中有散在深切溃疡,其周围有红晕,病变主要在盲肠、升结肠,其次为乙状结肠和直肠 肠粘膜弥漫性充血、水肿及浅表溃疡,病变以直肠、乙状结肠为主 结肠镜检查 早期略增多 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增多 血白细胞 便量多,暗红色果酱样便,腥臭味浓,镜检白细胞少,红细胞多,有夏科-莱登晶体。可找到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 便量少,粘液脓血便,镜检有大量白细胞及红细胞,可见吞噬细胞。粪便培养有志贺菌生长 粪便检查 多不发热,少有毒血症状,腹痛轻,无里急后重,腹泻每日数次,多为右下腹压痛 多有发热及毒血症状,腹痛重,有里急后重,腹泻每日十多次或数十次,多为左下腹压痛 临床表现 数周至数月 数小时至7天 潜伏期 散发性 散发性,可流行 流行病学 溶组织阿米巴滋养体 志贺菌 病原体 急性阿米巴痢疾 急性细菌性痢疾 鉴别要点 急性菌痢(普通型)与细菌性食物中毒(胃肠型) 后者主要特点: 表现为急性胃肠炎, 潜伏期短,同进食者短期内集体发病。 急性菌痢(普通型)与小儿肠套叠 后者四大主要表现: 1、腹痛(阵发性哭闹) 2、呕吐 3、腹部包块 4、血便(果酱样) 中毒型菌痢与流行性乙型脑炎 相同点: 多发于夏秋季,且有高热、惊厥、昏迷 后者特点: 有更严格的季节性和流行性; 起病不如前者急骤,进展相对较缓; 休克极少见,以意识障碍为主; 脑脊液异常,蛋白与白细胞增加; 脑脊液中乙型脑炎的特异性IgM阳性; 大便无异常。 中毒性菌痢: (一)高热惊厥 此症多见婴幼儿,既往多有高热惊厥且反复发作史,一经退热处理后惊厥即随之消退。 (二)中毒性肺炎 多有受凉史,多伴感染性休克肺炎症状与体征,出现较早,胸部X光片提示肺部感染证据。粪便(包括肛试)检查无特殊发现。 (三)脑型疟疾 来自疫区,结合发病季节,以间歇性突发性发冷、发热、出汗后退热的临床特征,血片或骨髓片中找到疟原虫可确诊。 (四)脱水性休克 主要因频繁吐泻史所致低血容量性休克。先有脱水,后发生休克。 (五)重度中暑 有高温接触史。肛温超高热,皮肤灼热无汗,可伴抽搐、昏迷等神经系统症状,但无定位体征。外周血象、粪便与脑脊液检查无异常。 3.慢性菌痢 需与以下疾病鉴别。 (1)结肠癌及直肠癌 此类病人继发肠道感染时可出现腹痛、腹泻及脓血便,但常伴进行性消瘦。肛诊、乙状结肠镜、纤维结肠镜等有助于鉴别。 (2)慢性血吸虫病 亦可有腹泻及脓血便。但有血吸虫疫水接触史,肝脾肿大,大便孵化沉淀检查或直肠粘膜活检可有阳性发现。 (3)克罗恩病 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病程长,粪便培养无致病菌生长,抗菌治疗无效。乙状结肠镜或纤维结肠镜检查可见肠粘膜脆弱易出血,有散在溃疡。 与宿主免疫状态、感染菌型、临床类型和治疗有关 急性菌痢多痊愈,少数转慢性或无症状带菌者 中毒性菌痢预后差,病死率高 预后 极少数危重患者因脑组织损伤严重,可发生中毒性脑病,与此同时遗不同程度的神经精神症状。 菌痢治疗 治疗原则:应根据临床类型制定 (1)普通型:积极抗菌治疗,做好一般对症治疗 (2)中毒性:积极对症治疗,兼顾病原治疗 (3)慢 性:一般治疗与抗菌治疗并重 急性菌痢 一般治疗:卧床休息;消化道隔离;饮食调理 对症治疗:补液降温;解痉和止痛;皮质激素 抗菌治疗:喹诺酮类;三代头孢类;阿奇霉素 3-5天 一、一般疗法 消化道隔离至临床症状消失,大便培养连续2次阴性。 毒血症状重者必卧床休息。 饮食以流食为主,少渣易消化饮食。 二、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