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学研究报告.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节 作物生产的特点及重要性 世界主要农作物的种植面积 (khm2 据FAO 2000年) 我国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 (农业部 2004年) 我国主要农作物产量 (农业部 2004年) (三) 我国种植业的分区 我国种植业10个一级区 第二节 作物的起源与分类 二、作物的分类 3.薯类作物 (tuberous crops) 它是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应用科学,其研究成果强调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具有强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思考题 1. 作物与作物栽培学的概念。 2. 作物生产的特点与作物栽培学的性质。 3. 作物生产在国计民生中的重要作用。 4. 作物有哪些分类方法? 5. 哪些作物起源于中国? 6. 哪些作物在世界分布较广? 7. 作物栽培学研究的热点领域及作物栽培技术 的发展趋势。 8. 中国的作物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作物栽培学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探索通过轮作复种、栽培管理、生长调控、优化决策等途径,实现作物高产、优质、高效及其可持续性的理论、方法与技术的科学。 一、作物栽培学的概念、性质与任务 (一)作物栽培学的概念 作物栽培学是农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 (二) 作物栽培学的性质与任务 由栽培作物开始,人类进入农耕文明时代。 (一)作物栽培是我国古代农业的主要内容 二、作物栽培学的历史与现状 自农业起源以来,人类从未停止过对作物生产技术的探索和经验的积累。 从这一意义上来说,作物栽培作为农业科学中的一个分支,是一门最古老的学科。 春秋战国时期 (公元前239年) 淮南子,淮南王刘安 西汉时期 (公元前139) 深耕的原则 二十四个节气 齐民要术,北魏,630-640,贾思勰著 总结500多年的作物生产经验 陈旉农书,宋,1149 地力常壮新 王祯农书,元,1313 总结南北农业技术 大田作物生产过程 农器图谱 农政全书,明,1639 徐光启 汇集前人的农业技术成果,吸收西方农业科学知识,结合自己所做的农业试验,综合而成的一部农学巨著。 在我国《汉书·食货志》中给农业的定义性解释是“辟土植谷曰农”,即耕作和栽培为农业。 英语agriculture,来自拉丁语agricultura, 其中: Agri 是田地(field)的意思, Cultura 是栽培耕作(cultivation)的意思。 (1) 你能把渍水的洼地作成高垄吗? (2) 你能消除干土而使土壤保持湿润吗? (3) 你能使土壤洁净而用沟洫排水吗? (4) 你能使土壤保墒而不流失吗? (5) 你能使杂草不蔓延为害吗? (6) 你能使农田通风良好吗? (7) 你能使庄稼节多而茎秆坚壮吗? (8) 你能使庄稼穗大且坚实均匀吗? (9) 你能使籽粒饱满又糠少皮薄吗? (10) 你能使粮食米质好且吃起来劲道吗? 《吕氏春秋》中“任地”篇开头提出的10个问题: 以上10个问题概括了作物生产全过程都要求人去顺应天时,根据天时安排农事和利用土地、培肥地力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 今天,我们可以说栽培作物就是由人来处理天(气候因素)、地(土地因素)、物(作物本性)三者之间的关系,达到高产、稳产、优质目的的生产活动。 天时地利人和 虽然作物栽培及选种实践知识的积累可以追溯到农业起源之初,文献记载在我国也有几千年的历史,但作物学作为一门较完整的学科诞生至今只有不足200年的历史。 (二)作物栽培学的建立 1815年,英国泰尔(A.B.Thaer)出版了以作物生产为主线的专著《合理农业的原理》,奠定了现代作物学的基础。并逐渐形成西方的农艺学(Agronomy)。 但欧美国家的农艺学后来逐渐分化,分别形成了专门研究作物生理、育种、营养、生态的独立学科。 1958年,我国第一部《作物栽培学》的诞生,标志着栽培技术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创造了中国特有的作物栽培基本研究方法: 总结高产栽培经验上升为指导意义的理论 作物、环境、措施三位一体 理论联系实际 欧美国家:研究并不要求直接与生产联系,而栽培技术一般重视田间试验的直观结果,一般并不深究其原理。 作物栽培学的许多基础理论来自于:植物学、植物生理学、生态学、作物育种学、农业气象学、土壤学、肥料学、植物保护学、农业机械学等相关学科。 但作物栽培的许多技术方法又来自于作物栽培实践,来自于生产经验。 是一门东西方作物学相结合、古老而又年轻的应用学科;是既重理论又重经

文档评论(0)

520139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