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战争简介 战争特征: 战争的特点: 战争的概况: 一个主战场: 两大军事同盟: 三条战线: 三个阶段:   持续四年: 材料一 :     在战争中,尽管双方动用了大量的武器,再三发动攻势,但在这条战线上任何一方的移动都未超过10英里.造成这一流血的僵持局面的原因是:防御性武器从战争一开始就优于进攻性武器.传统的进攻方式是在大批步兵在炮火的掩护下发起冲锋.但是,在这深壕沟、铁丝网、巧布的地雷和机枪掩体相结合的防御设施面前却完全无效。          持久战有利于协约国    A协约国在面积、人口、资源等方面都远胜于同盟国,还占有广阔海外殖民地,有利于长期作战。   B同盟国军队虽然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战争准备充分,但其人口、资源都无法同协约国相比,利于速战速决。战争转入相持,显然对其不利。  1、在一战中起决定作用的战线是(    ) A东线    B西线    C南线   D欧洲战场  2、使德国速战速决计划破产的战役是(    ) A马恩河战役      B凡尔登战役 C日德兰海战      D索姆河战役 3、一战中第一次大规模的战役是(     ) A索姆河战役      B马恩河战役  C凡尔登战役      D日德兰海战  4、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具有决定意义的战役是(    ) A索姆河战役      B马恩河战役  C凡尔登战役      D日德兰海战 5、毒气弹首次使用在哪次战役中(    ) A索姆河战役     B马恩河战役  C凡尔登战役     D日德兰海战  6、坦克首次使用在哪次战役中(      ) A索姆河战役     B马恩河战役  C凡尔登战役     D日德兰海战  一、欧洲的三条战线 二、大战的第一阶段:马恩河战役 二、大战的第二阶段:凡尔登战役                       索姆河战役                       日德兰海战 * 根源:  矛盾实质:争夺世界市场(殖民地或霸权)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列强发展不平衡加剧 新、老帝国主义争夺殖民地矛盾尖锐 两大集团扩军备战、矛盾尖锐 军国主义、极端民族主义和先进武器推波助澜 萨拉热窝事件   复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原因 1914.7.28大战争爆发  大炮、堑壕、士兵——战争的残酷 旷日持久 欧洲战场 同盟国;协约国 东线、西线、南线 1914; 1915—1916年; 1917—1918年 1914-1918年 第2课     旷日持久的战争 问题导学:  一战有哪三条战线? 三条战线的地理范围和交战双方? 其中主要战线是那两条? 一、欧洲的三条战线 西线 比利时、法国北和德法边境 东线 波罗的海南岸至罗马尼亚  南线 巴尔干地区  主战线 三条战线 英法←→德 俄←→德奥匈 塞尔维亚←→奥匈  二、大战的第一阶段 (1914)     2、东线: 俄   东普鲁士    奥地利 3、结局: 东西两条战事转入持久的阵地战 俄败 俄胜 双方形成对峙局面。   二、大战的第一阶段 (1914)     1、西线:马恩河战役 -------“施里芬计划”破产      施里芬,德意志帝国陆军前总参谋长。他于1905年主持制定了著名的“施里芬计划”:    避免两线作战,要先发制人,进行速决战,各个击破(6周内击败法国。随后调头去打败俄国)。力争2—3个月结束战争。  施里芬  1、1915:东线                   --德奥击溃俄国计划失败 三、大战的第二阶段   (1915   1916) 东线战役中被俘的俄军 凡尔登战役 日德兰海战 2、1916:三大战役 索姆河战役    1916年 关键一年 三大战役 阶段      第 二 阶 段    日德兰海战  索姆河战役       凡尔登战役      西线     海战  影响 特点 结局 主要参战国 时间 名称 战线 2、1916年:三大战役 1916年2月  法 国      PK    德 国 法军站稳脚跟,德国兵力、士气衰落  具有决定意义的战役 (转折点) 1916年6月  1916年5月  英法 PK    德国 英 国   PK    德国 未分胜负 英国仍掌握制海权 一战中规模最大战役 最大的一次海战   战略主动权转移到协约国一方  结合材料思考: 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什么变成了持久战?这种转变更有利于协约国和同盟国的哪一方?为什么? 合作探究 材料二        1914年,欧洲军队在战场上面临着一次技术上的革命,过去几十年发明出来的各种武器——有枪栓的来福枪、机关枪、现代手榴弹等——在战斗中提供了空前规模的火力并对西方各军事组织提出了无法解决的问题。现代武器使各部队对对方的防守阵地都束手无策。             A当时由于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