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常用穴位技巧.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儿推的起源、发展和流派基础: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学说作为理论指导,用一定的手法刺激穴位,使经络通畅,气血流畅。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藏象:辨证:体系:成于明代,杨继洲《针灸大成》第十卷,《保婴神术按摩经》小儿之疾,无七情所干,不在肝经,则在脾经,其疾多在肝脾二脏。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幼科推拿秘书》《保赤推拿法》等书目的形成,在学术上也出现了一些争议,比如关于补泄的问题,手法的问题等等。流派:名家:孙重三,张汉臣,李德修、北方青岛三字经派,南方上海的海派,湖南刘开运派等。正本溯源!结论:三字经派的特点,主张取穴少而精,还强调用“独穴”治病。所谓“独穴”就是一定的情况下,只取一个穴位多推久推,以得效为度。二、小儿疾病的病理特点与诊断1. 脏腑娇嫩,形气未冲;阴阳的平衡特别容易被打破,易外感,病势变化迅速。风寒咳嗽→肺炎;食积→吐泻→阴津阳气虚脱证。2.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用药或者治疗得当,效果明显。3.幼儿没有情志方面的疾病,病情相对简单。万全在总结钱乙五脏虚实辨证的基础上,结合个人临床实践体会,进一步完善了小儿生理病理学理论,他提出了“三有余、四不足”之说,即肝常有余、心常有余、阳常有余,脾常不足、肺常不足、肾常虚、阴常不足。平肝、清肺。补脾、补肾肝不宜补,肺气虚弱多补肺。心不宜推,扰动心神。小儿肾常虚,不宜清泄。治疗原则:以提高免疫力为主,注重扶正。气正则邪难侵。治疗时,祛邪亦不忘扶正,小儿“稚阴稚阳”,“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在治病过程中必须时时顾护正气。三、小儿疾病的诊断1.印堂颜色:青,白,黑、赤、黄2.面色:发红,肝肺有热,左边为肝,右边为肺3.舌苔:4.眼睛:先看是否有神。眼珠乱动歪斜为肝风内动;白眼珠红→风热上攻;白眼珠黄→湿热,黄疸;眼睑浮肿→肾;睡露睛→脾虚;5.鼻子:清涕为风寒;黄涕为风热;鼻子煽动肺气不宣。鼻头红为脾热,鼻头黄为脾虚。6.嘴:流口水为脾虚7.肛门:红肿为大肠湿热;脱肛主要是中气下陷,与脾虚、肾虚有很大关系。8.大便:干燥为实热伤津;有奶花是食伤,带黄水,有臭味为湿热内滞;泄泻清为寒症。9.小便:黄、量少为热证;尿多,清为寒症三、小儿推拿手法1.基本的原则是:沉肩坠肘,上身微微前倾,手臂一定要放松。手指不需要用力,按摩的时候基本是靠前臂自然推动或手腕甩出去的力量。这样就不会觉得吃力。2.手法推、拿、揉、掐、运、捣、分、合推:推拿的时候手指末节的力量一定要足,不能指根处有力量而到有指尖那节就没力了,这很会影响效果。揉:幅度小,力量匀,顺升逆降。3.介质的问题根据不同的病情宜采用不同的介质,比如生姜汁,茐白汁,薄荷水,橄榄油,滑石粉,还有白酒呀,不一而足。滑石粉or爽身粉:滑,吸收手汗,保护眼睛!四、小儿推拿穴位 天河水的推法注意事项:这个一定要注意从头到尾都得固定推在中线上,不能偏。初学的往往推久了就偏离了中线,这点要注意。六腑推拿注意事项:这个穴位三字经和其它派的不大一样。三字经的六腑位处在手太阳小肠经的路线,其它派的一般是在 前臂正尺侧。推拿的时候如果想两个位置都照顾到,有个很简单的办法,用除母指外四个手指去推,末节自然弯曲,这样不仅尺侧面可以按摩到,手太阳小肠经的路线也按摩到。效果会非常好。三关推拿注意事项:这个穴位三字经和其它派的也不大一样,三字经中的三关是在手太阴肺经的路线,其它派在 前臂 正桡侧,推拿方法跟六腑是类似的,用除母指外的四个手指推比较好,两处位置都可以推拿到。穴位属性其实不分男左女右。习惯上一般用左手。但如果有人想推右手或左右都推,其实也可以。每个穴位连续推是最好的,但多数人其实很难做到,中间略有停滞,这个尽量不要时间过长否则也会影响效果。关于推拿的力道与速度,一般书上都这么写:轻重适宜,用力均匀,速度以每分钟150-200次为宜。但我发现有些初学者一味追求速度快而忽视了穴位和手法的准确性,一定要明白是在穴位和手法正确的前提下速度宜快不宜慢.有些家长问到只能每分钟推100次有没有效?我说如果推不了那么快的速度,那把推拿时间补上来一样有效果,这叫勤能补拙。还有一种情况,有些人推拿速度上去了,但给人一种飘的感觉,这样的话渗透力就不够,同样会影响效果。这个得多练才能找到感觉。还有就是力道,这个最不好理解,到底多大的力道合适?轻重适宜,何谓适宜啊?90%的初学者搞不懂这个问题,我的经验是能带动皮下的肌肉组织的力度就可以了,如果只接触到皮肤层,那力道是轻了,如果推拿时感觉你的手都能按到孩子肌肉里面的骨头,那是偏重了。其它的没什么特别说明的了。手法主要靠平时多练,看字面上的东西而不去实践,是很难体会的。就像游泳,任谁讲的要领多好,你在陆地上也学不会的。有个问题再跟大家说一下。就是有人提到练功法的问题,就是所谓的气功了,说不学功法的话推拿不会有什么效果。这个大家不要

文档评论(0)

高考学子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