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三章水分解决方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陆地水分平衡方程 依据水分平衡的原理,以地球陆地为研究对象,建立陆地水分平衡方程: △W陆 = P陆- R - E陆 式中: P陆: 在时段内陆地的降水量 R : 时段内由陆地流入海洋的径流量 E陆: 在时段内陆地的蒸发量 △W陆 : 在时段内陆地蓄水量的变化量 3.全球水分平衡方程 海洋水分平衡方程 以海洋为研究对象,某时段内的水分平衡方程可写成: △W海 = P海+R - E海 式中: E海 : 海洋在时段内的蒸发量; P海 : 海洋在时段内的降水量; R : 时段内由陆地流入海洋的径流量; △W海 : 海洋在该时段内蓄水量的变化量。 全球水分平衡方程 水分平衡是水循环的数量表示。就全球多年平均状况而言, △W 可忽略不计。陆地上多年平均的水分平衡方程为: 海洋上多年平均的水分平衡方程为: 上述两式相加得全球多年平均水分平衡方程: 区域 面积 (万km2) 水量(km3) 降水 径流 蒸发 全球海洋 36100 458000 47000 505000 全球陆地 14900 119000 47000 72000 全球 51000 577000 577000 3.水分平衡的意义 是研究水文循环系统内在结构和运行机制,分析系统内各环节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自然界水文过程基本规律的主要方法;是人们认识各种水体的基本特征、空间分布、时间变化以及发展趋势的重要手段。 是水资源现状评价与供需预测研究工作的核心。 为工程规划提供基本参数,而且可以评价水利工程建设后可能产生的实际效益。 可以定量揭示水文循环过程与全球地理环境、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关系;揭示水文循环过程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以及人类对水文循环的消极影响和积极控制的效果。 水资源工程正式投入运行后,成为恰当地协调各部门用水要求,进行合理调度,科学管理,充分发挥用水效益的重要手段。 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了水文循环的路线以及水分平衡的各项量值,使水分平衡产生变化;同时也改变了水的物理化学性质。 4.人类活动对水文循环和水量平衡的影响 大致包括以下方面: 人类生产及生活用水对水文循环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影响 跨流域的调水工程 第五节 水分与农业生产 一、水分对作物生长发育的一般影响 1、水分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2、水分是营养物质吸收和运输的媒介; 3、水分支撑和维持生物细胞的紧张度; 4、水分作为反应物质,参加了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一系列的化学反应,是合成有机物的原料。 * * 二、植物生长的需水量 、蒸腾系数 蒸腾系数:形成一克干物质所需(蒸腾)的水量,就称为植物的蒸腾系数。 * * 作物名称 蒸腾系数 水稻 500---800 玉米 250---300 小麦 450---600 蔬菜 500-800 葡萄 182 表3.2 几种作物的蒸腾系数 三、作物水分临界期 (Water-critical period of crop) 作物对水分供应最敏感的时期,称为作物水分临界期。 * * 作物 水分临界期 水稻 抽穗到开花 玉米 开花到乳熟 小麦 孕穗到抽穗 西红市 结实到果实成熟 瓜类 开花到成熟 表3.3 几种主要作物的水分临界期 四、相对湿度与植物 1.相对湿度过高(U﹥90﹪),不利于植物授粉,植物延迟开花;有利于孢子形成和萌发,易产生病害。暴雨、大雨对小型昆虫有冲杀作用。 2.相对湿度过低,果实变小,易产生裂缝,易产生虫害。 * * 蒸发 凝结 降水 凝结的条件 湿度表示方法 e E a r d Td T↓ e↑ 大气中的凝结物 地面 冷却过程 日变化、年变化 近地层 自由大气 水相变化 形成 表示 分布 人工增雨 冰晶效应 凝结增长 水面 土壤 植物 过程 因子 概念 降水变率 水分循环 水分平衡 本章小结 湿度的表示方法及其之间的换算 湿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影响水面蒸发的因子和气象中蒸发量大小的表示方法 土壤蒸发的过程及采取哪些措施可以减小蒸发的方法和原理 影响植物蒸发的因子、蒸腾系数的概念 水汽凝结的条件 常见的几种冷却过程,露、霜、雾、云形成的条件 降水形成的过程(微观角度),凝结增长过程中水汽扩散的方向(冰晶效应、大小水滴等)。 人工增雨的方法和原理 * * * * * ⑴云滴凝结(或凝华)增长 云滴依靠水汽分子在其表面上凝聚而增长的过程。 冰水共存、大小水滴共存、冷暖共存云滴。 大小云滴之间: H2O E小>e>E大 小 大 过冷却水滴与冰晶之间:(冰晶效应) H2O E水>e>E冰 水 冰 冷暖云滴之间: H2O E暖>e>E冷 暖 冷 水汽的扩散转移过程: E小的更容易

文档评论(0)

过各自的生活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