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规南京历史分析报告.pptx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南京简介 南京是我国四大古都之一、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南京位于长江下游宁镇丘陵区,西达荆楚,南接皖浙,北连江淮。境内江河纵横,低山丘陵起伏,物产丰富,景色壮丽秀美,文物古迹众多,融山水城林于一体。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南京历来就有“六朝古都”的美誉,六朝定都给南京带来的繁华成为东南物产丰饶的胜地。六代豪华春犹在,如今在南京城内散落的六朝遗迹依旧可考可叹。 南京城市规划与发展 古代篇 有别于我国古代中原地区都城建设中充分体现了“乐和礼序”的规划思想,南京是我国另一种重要规划思想——以《管子》为代表的“天材地利”观念的典型,别具一格。其“龙盘虎踞”的山水形胜,有着独特的都城规划特色。 主要分析对象:明南京 近代篇 作为鸦片战争失败的苦果,在南京签订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揭开了中国的近代史。而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则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结。近代早期的太平天国、后期的民国都以南京为首都。主要分析对象:“首都计划” 南京城市建设格局的发展演变过程 1、固城 南京地区最早的建城活动出现于春秋末期高淳县境内之固城。春秋末期正是我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固城,又名子罗城,俗称楚王城。城为土城,分内外两重。 2、越城 从城的规模看,是一个军事性城堡。一般居民住在城外秦淮河两岸,逐渐成为居民聚居和物品交易的场所。 3、东汉末建业 汉献帝建安十六年(211),孙权始自京口(今镇江)徙治秣陵。十七年改秣陵为建业。这是南京大发展的起点,第一次成为郡治所在。由此开始,南京逐渐发达起来,以至成为一国之都。 4、曹魏邺城 曹魏邺城平面呈矩形,形制主要为:宫前一条横贯东西的大道把城分为南北两部分,宫城在北,坊里、衙署、市在南;礼仪性的大朝与日常政务的常朝在宫内并列,形成两组宫殿群,各有出入口;大朝门前形成御街,直抵南城门,形成南北中轴线。 5、南唐金陵城 南唐是南京古代、近代历史上最为重要的四个时期之一,而南唐也建都南京。绕城南的一段后来也被称为外秦淮河,新城建于此,后成为南唐的都城。 6、南宋建康 建康城以行宫为中心,行宫周边主要集中了各种军事设施,而官署和府学主要在行宫的东南面,居民区集中在行宫南面和西南面的秦淮河两岸 。 7、集庆 元代是个大一统的朝代,幅员辽阔,而且重工、重商。纸币在全国通行更促进了商品的流通。这一切都推动了南京地区工商业的发展。曾经是六朝和南唐故都的建康,虽历尽沧桑,又渐渐恢复为富庶繁荣的城市。与宋代一样,元承接了南唐时的格局,北部主要是衙署、军营,南部则以居住、商业为主。全城设坊。 8、明朝南京 1368年朱元璋定都南京,建立大明王朝,再一次南京提升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南京明城继承了曹魏邺城、东晋建康、唐长安和元大都的传统,宫城一皇城一都城有一条共同的中轴线。从功能上讲,都城内由三大区构成:东部为宫殿衙署,南部为市区,西北为城防驻地。 都城内道路由官街、小街、巷道形成道路网络,分两大部分:旧城范围沿袭历史,以六朝、南唐形成的道路为基本骨架;新城则以宫城为核心,以御道为轴线。 明朝于1378年正式奠都南京,称京师。明南京城为四重环套配置形制,庞大的都城,充分体现了大一统王朝的气势。京城与外郭城垣形态,顺应山峦湖泊、水系等地形限制与旧城制约。宫城部分严格按礼制体系,布局规整,轴线对称。宫城轴线与旧城轴线同时并存,各有分工。 明南京以其独特的不规则城市布局而在中国都城建设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南京地处江湖山丘交汇之处,地形复杂。旧城居民稠密,商业繁荣,交通方便。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对旧城的利用和对地形的顺应,是南京城市布局的指导原则,也是形成其特色的根本原因。 道路布局的特点:都城内道路由官街、小巷、巷道形成道路网络,分成两大部分:旧城范围沿袭历史,以六朝、南唐形成的道路为基本骨架,新城则以宫城为核心,以御道为轴线。两大部分之间通过竺桥、玄津桥、复成桥和白下桥以东西向道路联系起来。 城市布局特点:城市布局、形态顺应自然,四重环套配置形制:明南京城由皇城、宫城、府城好人外郭城四重城组成。宫城严格按照礼制制度,布局规范,轴线对称,采用左祖右社,前朝后寝制度。 9、清江宁府 清顺治六年,改明皇城为八旗驻防城,即所谓“满城”。“满城”呈矩形,由太平门内明皇城西北角至通济门,沿用旧皇城西墙加筑城垣,形成“满城”的西墙。北墙即为明皇城北安门城垣向东加长到朝阳门北与明都城墙相接。东墙和南墙即为明城墙。 10、“首都计划” “首都计划”初稿规划重点,主要集中在城市分区和道路规划方面。在分区规划方面,确定了旧城区、行政区、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学校区和园林区等 7个分区。对南京老城区进行部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过各自的生活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