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安庆市中模拟考试(二模) 语文试题含答案.docVIP

2013年安庆市中模拟考试(二模) 语文试题含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年安庆市中模拟考试(二模) 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3年安庆市中考模拟考试(二模)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10分) (1)①学而不思则罔 ②风正一帆悬 ③几处早莺争暖树 ④雪上空留马行处 ⑤将军白发征夫泪 ⑥无可奈何花落去 ⑦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⑧奉命于危难之间 (共6分。答对6题即给满分,每空1分,有添字、漏字、错别字的不得分) (2)①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②不畏浮云遮望眼,自(只)缘身在最高层。 (共4分。每空1分,有添字、漏字、错别字的不得分) 2.(8分) (1)伫 miǎo (共2分。每空1分) (2)“伥然” “怅然” (共2分。每空1分) (3)充满(或“满”) (2分) (4)将“就”改为“才” (2分) 3.(4分) 【甲】《骆驼祥子》 老舍 (2分,每空1分) 【乙】《鲁滨逊漂流记》(或《鲁滨孙漂流记》) 笛福 (2分,每空1分) 4.(13分) (1)(3分)社区居民交通出行违章情况较为普遍,甚至有少数居民经常违章(或:社区居民交通出行违章比例较大,但仍有部分居民从不违章)。(意思答到即可) (4)(3分)张队长,您好,我是滨江中学的学生,受学校委托,邀请您5月20日上午来我校作“文明出行”的专题报告,您看行吗?谢谢! (语言得体1分,时间1分,目的1分) 二、阅读(55分) 【一】 (20分) 5.(4分)失落,不愿留下任教;改变主意,留下任教。(意思答到即可) 6.(4分)景物描写(自然环境描写),渲染了小山村荒凉冷清破落的景象,衬托了“我”失落的心境,与下文“我”愿留下任教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文章主旨。 (描写方法1分,作用3分) 7.(4分)运用了比喻,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蒲公英种子飞舞的美态,烘托了小姑娘的天真浪漫、坚强乐观,也暗示了“我”思想感情发生了变化。(修辞方法1分,作用3分,意思答到即可) 8.(4分)“我”被村子里孩子们渴盼新老师的愿望和行为深深地感动了,喜欢这里像蒲公英一样淳朴快乐的孩子。 9.(4分)示例:我更喜欢文中的小姑娘,因为她热情善良、勤劳乐观、渴望学习。(能根据文章内容评述,言之成理即可) 【二】(20分) 10.(3分)(善于)发现自己的亮点。 11.(4分)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论题);同时作为道理论据证明文章的中心论点。 (每点2分) 12.(4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突出强调了“发现自己的亮点,让我们在追求的道路上充满信心与希望” 的道理,使论述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论证方法2分,作用2分) 语文试题答案(共2页)第1页 13.(4分)“时时”和“总”起到强调作用,说明只要发现自己的亮点,就能使我们具有积极的心态,就会给我们带来美好的人生和事业的成功。 (4分,意思答到即可) 14.(5分)不同意。因为第⑤段深化了文章的中心,不仅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亮点,也要发现他人的亮点,使文章的论证更加完整,更加严密。 【三】(15分) 15.(5分)(1)益处 (2)侍奉 (3)通“德”,感激 (4)这里指心理活动(或心情) (5)无,没有 (5分,每词1分) 16.(4分)(1)这种做法不是可以停止了吗?(如果不停止)这就叫丧失了人的天性。 (2)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4分,每句2分) 17.(2分)甲文“是”指代“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或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乙文的“是”指代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4分,各占1分) 18.(4分)甲文运用问句形式结尾,意在强调人要保持舍生取义(或“羞恶之心”);而乙文运用问句形式

文档评论(0)

yuerang30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