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快看!这是61年前的入团申请书.docVIP

晋城:快看!这是61年前的入团申请书.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晋城:快看!这是61年前的入团申请书

晋城:快看!这是61年前的入团申请书 申请者已去世十多年,后人整理书籍时偶然发现   16开白棉纸上,行文从右至左竖行书写着工整有力的蝇头小楷字体。近日,一份用毛笔书写于1953年的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申请书在晋城被发现。这份保存了61年的入团申请书,是当年的申请者后人整理书籍时发现的。   5月13日上午,记者找到了申请书的发现人秦建平。他小心翼翼地从办公室的书柜中,取出了这份尘封61年的入团申请书。   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申请书的封面。   申请书上记录的细节   这份入团申请书共7页,为16开白棉纸。除封面、封底外,还有5页内容,上面的文字均为毛笔书写的蝇头小楷,字迹清秀端庄,工整有力,并按当时行文从右至左竖行书写。   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申请书竖排居封面中央,第一区卫生所秦志德竖写在封面右侧,而落款时间1953.6.9则横写在封面的下方。轻轻翻开第一页,正文写着:一、家庭状况;二、个人历史;三、入团动机;四、今后努力方向四个部分。尾页签有介绍人:卫生所梁志成;申请人:秦志德。二人同时加盖个人印章。   1930年9月,秦志德出生于晋城县南畔乡五门村小东沟自然村(现晋城市城区西上庄街道办事处南畔村小东沟自然村)。新中国成立前,贫农,人五口,土地五亩五分,房八间。新中国成立后,分到土地九亩六分及粮食、家具等东西,新中农。现在,中农,土地十五亩一分,人六口,房八间。从这份入团申请书中,可以看出秦志德一家当时的大致情况。   我也是从这份lsquo;入团申请书rsquo;中,了解了祖辈和父辈的历史。秦建平说,父亲秦志德写入团申请书时,年龄为23岁,是晋城县第一区(驻当时的南村乡,现泽州县南村镇)卫生所司药兼会计。   在个人历史部分,秦志德记录了自己的成长历程:7岁开始,读3年初小,14岁起跑到阳城董封讨生计。1945年秋,晋城解放后,秦志德参加村农会,担任小组长,斗地主、搞土改,同时参加民兵组织,当小队长,外出支前。1947年夏秋之交,秦志德到阳城县中李丘村看管国民党俘虏,秋后参加县里南下救护队卫生员训练班。1948年2月,他随军南下河南省孟县北白坡村,做战地救护以及河防工作。新中国成立后,秦志德通过继续学习深造,进入公立卫生系统工作。   在入团申请书结尾部分,秦志德立下誓言:学习政治、理论,提高文化水平,钻研业务,廉洁奉公,提高工作效率,安心工作,自觉服从工作需要和组织分配,在司药调剂方面要细心,早日使病人得到痊愈,恢复健康hellip;hellip;   据秦建平介绍,父亲在向团组织递交申请书半年后,于1953年12月,被批准加入团组织,成为一名光荣的青年团员。此后,他长期工作在卫生战线上,救死扶伤,多次受到上级部门的表彰奖励。   上世纪50年代末,秦志德被抽调回晋城县城,筹建晋城县人民医院(现晋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担任会计一职直到退休。   整理书籍时被发现   晋城县首任团委书记名叫王世淮。据他回忆说,1948年以前,晋城县没有团组织。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广泛建立青年抗日救国会,简称青救会,还有儿童团,动员和团结青少年开展抗日救亡工作。直至1948年10月,晋城县团组织建立,名称为新民主主义青年团(试办)。1949年4月,正式命名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7年5月,改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简称共青团。   既然秦志德当年已经加入了青年团,为何入团申请书没有装入档案?这份入团申请书又是如何被发现的?   据秦建平回忆,父亲秦志德生前家教甚严,要求兄弟姐妹四个,在独立生活以前,都不允许抽烟喝酒,更不许赌博。2001年,71岁的秦志德因病去世。秦建平有意将家中的历史集纳成书。多年来,他一直在寻找与父亲有关的历史资料。然而,到晋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查询老人的档案时,早年的文字资料已不存在。而老人身后,留下的多为医用书籍。最近,秦建平在整理父亲的书籍时,无意中发现了这份夹在书中的入团申请书。   翻阅这份入团申请书时,记者发现,申请书的第三、第四部分,在白棉纸的空白处,又用钢笔对申请书内容进行了大量修改。   难道这是一份入团申请书的底稿?这种推测,似乎又出现矛盾:在申请书最后落款处,介绍人、申请人是加盖了私人印章的,一个正在起草的入团申请书底稿,是不可能加盖私人印章的。   不过,仔细对照修改申请书的钢笔字字迹,不难找出答案:申请书上出现的修改内容的字迹,为钢笔书写,与秦志德本人的毛笔字体完全不同。可以这样推测:当年,秦志德将用毛笔工整书写的入团申请书向团组织递交后,团组织负责人在看阅后,又在此基础上,对申请书内容进行了修改。秦志德将重新书写的申请书递交后,自己将原来的申请书原稿保留了下来。 安装造价员实习周记 安装

文档评论(0)

raojun0000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