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Stop to ask questions: leave a moment for silence. Take Home Message: define secondary structure Next part of the talk will deal with what computational tools we can use for secondary structure prediction in proteins * * 肌红蛋白 缀合蛋白:血红素辅基(原卟啉IX+Fe) 空间结构由kendrew等人在1963年测定 分子由8段alpha螺旋组成-A-B-C-D-E-F-G-H- O2与肌红蛋白的结合 O2结合部位是空间位阻区域 血红素所处为疏水微环境1.固定血红素;2.保护血红素免遭氧化;3.为分子氧提供合适的结合部位 O2结合改变肌红蛋白的构象 去氧时,Fe位于卟啉环上方0.055nm处; 结合氧时,Fe位于卟啉环上方0.026nm处; 肌红蛋白与血红蛋白的功能 2. 血红蛋白的结构与功能 100mL血流经组织释放氧气6.5mL 人的一生利用多种珠蛋白,成年人主要为Hb A1,次要Hb A2 分子近球形 脊椎动物内三维结构保守 Hb与Mb一样能可逆地与O2结合,Hb与O2结合后称为氧合Hb。氧合Hb占总Hb的百分数(称百分饱和度)随O2浓度变化而改变。 血红蛋白存在两种主要构象态:T态(tense state)和R态(relaxed state),T态和R态之间能互换,而且均能结合氧,但R态的结合能力要强。 作为T态的去氧血红蛋白有专一性的氢键和盐桥起着稳定作用,4个亚基的C末端处于受束缚的状态。 血红蛋白除运输氧外,还运输H+和CO2。 血红蛋白的构象变化与结合氧 Hb亚基与Mb序列的比较 alpha:141aabeta:146aaMb:153aacommon:27aa Hb中的血红素辅基 氧合Hb和去氧合Hb分别代表不同的构象态 氧合作用显著改变Hb的四级结构 亚基之间由氢键和盐桥(盐键)所交联 去氧合血红蛋白的构象态: 3. 寡聚蛋白质的协同性与别构效应: 大多数寡聚蛋白质调节它们的活性都是借助于亚基之间的相互作用 多亚基蛋白质一般具有多个结合部位,结合在蛋白质特定部位上的配体对该分子的其他部位所产生的影响(亲和力或催化能力)称为别构效应(Allosteric effect) 同促效应:发生作用的部位是相同的,即是由一种配体的结合对其他同种配体的亲和力的影响;一般是使亲和力增强,即第一个配体的结合使第二、三。。。配体结合更容易 异促效应:活性部位的结合行为受到其他部位(别构部位)与效应物的结合的影响 同促效应 异促效应 H+ CO2和BPG对Hb结合氧的影响 波尔效应:pH影响Hb对氧的亲和力 生理意义 HbO2+H+ =HbH++O2 CO2与盐桥形成 CO2结合于N末端。 氨基酸血红蛋白,有助于稳定T态(H+和盐桥) BPG是Hb的别构效应物 人红血球4.5mmol/L BPG 结合于去氧Hb的四亚基缔合形成的中央孔穴中,与带正电荷的碱性氨基酸形成盐桥 BPG通过盐桥把beta链交连在一起,稳定T态 氧结合后,BPG难于结合 BPG与Hb结合后稳定T构象 BPG对氧气运输与供应的重要意义 4. 血红蛋白分子病 蛋白质分子一级结构的改变有可能引起其生物功能的显著变化,引起疾病,这种现象称为分子病。 血红蛋白β链第六位谷氨酸突变为缬氨酸,这个氨基酸位于分子表面,在缺氧时引起血红蛋白线性凝集,压迫细胞质膜变成镰刀形。 正常人: Val-His-Leu-Thr-Pro-Glu -Glu -Lys…… 贫血病人:Val-His-Leu-Thr-Pro-Val-Glu -Lys…… 血红蛋白分子中共有574个残基,其中2个残基的变化导致严重后果,证明蛋白质结构与功能有密切关系。 用氰酸钾处理突变的血红蛋白(HbS),使其N端缬氨酸的α氨基酰胺化,可缓解病情。因为这样可去掉一个正电荷,与和二氧化碳结合的血红蛋白相似,不会凝聚。 正常的血红蛋白与镰刀型贫血病血红蛋白 (三)蛋白质的结构与分子进化 研究不同来源的蛋白质结构上的差异,不仅可以了解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也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方法。 生物在长期的进化和发展过程中,不断分化出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蛋白质。因此,生物的变异不仅表现在生物的外部形态上,也必然要反应在蛋白质的结构上。 细胞色素C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具有铁卟啉的色蛋白,在生物的氧化中起传递电子的作用。研究发现: 大多数细胞色素C含一百零几个氨基酸残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