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育综合知识》教育学模块考核点:
1.教育学及其发展
2.教育及其发展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1)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2)教育与社会生产力(3)教育与科技文化
.教育与个体发展
(1)个体身心发展的涵义、个体身心发展的理论
(2)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3)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
.教育目的
(1)教育目的及其功能、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2)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及其组成部分
(3)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学校教育制度
(1)学校教育制度及其发展
(2)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教师与学生
(1)教师劳动的特点
(2)教师的素养()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
()学生的特点
()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观
()师生关系的意义、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新课程倡导的新型师生关系
.课程
(1)课程及其意义、课程类型、制约课程的因素
(2)课程标准的意义和功能、新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
(3)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与特征
(4)课程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教学
(1)教学的意义与任务
(2)教学过程的本质、教学过程的规律
(3)教学原则及其运用
(4)教学方法及其运用
(5)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及实施要求
(6)教学组织形式
(7)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
.教育评价
(1)教育评价及其作用
(2)教育评价的主要类型和方法
(3)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评价
.思想品德教育与班主任工作
(1)德育及其意义
(2)德育的目标与内容
(3)德育过程的规律
(4)德育原则及其运用
(5)德育方法及其运用
(6)德育的途径
(7)班主任工作的意义和作用
(8)班主任工作的内容与方法.课外活动
(1)课外活动及其意义、任务
(2)课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
(3)课外活动的组织
一、教育学的概念
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二、教育学的历史发展
(一)前教育学时期——教育学的萌芽
该阶段的教育学还没有形成独立的学科,而只是作为教育活动和教育经验的总结,而且大多混杂在哲学、政治、宗教等思想中。
1、西方古代的教育思想
西方教育思想的渊源,要追溯至古希腊三哲:
苏格拉底(Socrates,公元前469年—前399年):“产婆术”。苏格拉底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他在与鞋匠、商人、士兵或富有的青年贵族问答时,佯装无知,通过巧妙的诘问,暴露出对方观点的破绽和自相矛盾之处,从而发现自己并不明了所用概念的根本意义。苏格拉底的问答分为三步,第一步称为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叫定义,第三步叫助产术。
柏拉图(Plato,约公元前427年—前347年):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理想国》中。柏拉图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哲学家,特别是“哲学王”。柏拉图重视教育与哲学的直接联系,重视教育与政治的联系。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年—前322年):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被恩格斯称为“最博学”的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他的教育思想在他的著作《政治学》中有大量反映。他认为“教育事业应该是公共的,而不是私人的。”
他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提倡对学生进行和谐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这些成为后来强调教育中注重人的发展的思想渊源。
古罗马教育理论家昆体良:昆体良是古罗马教育理论家,代表作是《雄辩术原理》 。他是古代西方世界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思想家。
2、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
孔子与《论语》: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以他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对于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他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论语》中。
孔子的教育思想集中记载在《论语》中: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有教无类”;
“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学而知之”:人是学习以后才明白道理的;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先秦时期以墨翟(约公元前468年—公元前376年)为代表的墨家和儒家并称为显学。
墨翟以“兼爱”和“非功”为教,同时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注重使用技术的传习。对于获得知识的理解,墨家认为,主要有“亲知”、“闻知”和“说知”三种途径,前两者都不够全面和可靠,所以必须重视说知,依靠推理的方法来追求理性知识。
道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道法自然”的哲学,道家主张回归自然、“复归”人的自然本性,一切顺其自然,顺应自然的教育便是最好的教育。
战国后期《礼记》中的《学记》(无名氏)。《学记》是我国古代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成体系的古代教育专著。战国后期,《学记》从正反方面总结了儒家的教育理论和经验,以言简意赅的语言、生动的比喻,系统地阐发了教育的作用和任务,教育、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