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管理与应用项目一+光与色觉精编.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明视觉和暗视觉 人眼是靠锥体细胞视觉和杆体细胞视觉转换来适应照度的变化。 锥体细胞是明视觉器官。 杆体细胞是暗视觉器官。 * 明视觉和暗视觉 暗视觉 杆体细胞形状细长,往往几十个连在一起向视神经输送信息。它对光有高敏感性,能接受微弱光刺激,但不能分辨物体的细节和颜色。因此,在比较暗的条件下,由杆体细胞作用而形成了暗视觉。暗视觉只能分辨出物体的形状和明暗。 * 明视觉和暗视觉 明视觉 在明亮条件下,杆体细胞不起作用。而锥体细胞与视神经是一对一连接的,能在光亮下精细地接受外界的刺激,能分辨物体的细节与颜色。锥体细胞的活动只有当亮度达到一定水平才能被激发起来,称为明视觉。 * 明视觉和暗视觉 暗视觉和明视觉称为视觉器官的两重功能。 不同波长的光引起人眼的感觉程度是不同的,功率相同但波长不同的单色光,人眼感到的明亮程度不同。眼睛的灵敏度与波长的依赖关系,称为光谱光视效率。 * 明视觉和暗视觉 明视觉与暗视觉的光谱光效率 * * 任务四 颜色视觉理论 项目一 光与色觉 颜色视觉理论 关于颜色视觉的形成理论有多种说法 扬?赫姆霍尔兹的三色学说 赫林的对立学说 阶段学说理论 * * 三色学说 1801年由英国医生、物理学家托马斯杨提出,后由德国的生理、物理学家赫姆霍尔兹补充、验证。 内容:杨认为人的视神经只有感红、感绿、感蓝三种基本视神经,赫姆霍尔兹验证人的视网膜上有感红、感绿、感蓝三种细胞,感受的峰值为680nm,540nm,430nm。光谱的不同部分(不要求有连续光谱)引起三种细胞不同比例的兴奋,根据三种细胞不同比例的兴奋程度,人的大脑形成不同的色觉。 * 三色学说 三色学说建立在颜色混合的物理学规律基础上,能充分说明颜色混合现象,是国际公认的色度学基础,彩色印刷、摄影、电视机都是三色学说基础上建立的。 三色学说可以解释负后像等情况,它认为负后像是神经疲劳的结果。 三色学说最大的缺点是不能解释色盲现象。 按照三色学说,色盲是一种或几种感色细胞有缺陷导致的,但如果是这样,则色盲不仅是色盲,而且也看不见白色。 * 对立学说 1878年赫林提出的对立学说也称为四色学说。 依据:有些颜色看起来是单纯的,有些颜色看起来是混合的,红绿蓝黄是单纯的;找不到偏绿的红或偏蓝的黄,红-绿、黄-蓝是对立的,混合后只能得到灰或白。 内容:视网膜中存在红—绿、黄—蓝、黑—白三种对立感色机制,每一对立机制中的建设(同化)和破坏(异化)作用会产生不同的色觉。三对对立感色机制对光的反应形成了各种颜色。 * 对立学说 四色学说可以解释色盲现象、负后像等现象,但没有对三原色能产生光谱一切颜色这一现象给予说明。 * 阶段学说 现代神经心理学指出,视网膜中确实存在三种能感受不同波长光的锥体细胞,同时对视网膜和神经传导通路研究中发现神经系统可以发出三种反应:光反应(L)、红-绿反应(R-G)、黄-蓝反应(Y-B)。 * 阶段学说 阶段学说认为颜色视觉过程可以分成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视网膜的锥体感受是一个三色机制; 第二阶段,在神经兴奋由锥体感受向视觉中枢的传导过程中,形成四色机制; 最后阶段发生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在这里产生各种颜色感觉。 阶段学说把三色学说和四色学说统一在一起。 * ? 三色学说 四色学说 对立学说 阶阶段学说 创立者 扬(T?Young) 赫姆霍尔兹 1807年 赫林(E·Hering) 1878年 ? 依据 颜色混合规律 视觉现象 视觉生理学二个发现 假设 存在三种感色细胞 感红细胞 感绿细胞 感蓝细胞 存在三对视素 白-黑视素 红-绿视素 黄-蓝视素 ? 曲线 特点 通俗 基本符合客观规律 能解释负后像 能解释色盲 能全面解释各种现象 缺点 无法圆满解释色盲现象 无法解释三原色混合规律 ? 颜色视觉理论 色彩学 * 60 色彩学 * 60 色彩学 * 60 色彩学 * 60 色彩学 * 60 * 项目一 光与色觉 色彩原理与应用 教学目标 色彩是印刷复制的重点,要正确复制颜色,首先要明白颜色是如果产生的。本部分主要通过颜色产生的三个要素即光、物体、视觉系统以及颜色视觉理论的介绍,使读者认识颜色的本质,理解色彩的形成原理。 * 光与色觉 能力目标: 具有分辨光色与波长对应关系的能力。 具有根据光源光谱功率分布曲线分析颜色感觉的能力。 具有根据光谱反射率分析物体颜色特性的能力。 知识目标: 掌握光的本质,波长与光色关系。 理解光谱功率分布曲线与颜色特性的关系 掌握彩色物体和消色物体的光谱特性 理解明视觉与暗视觉概念,以及对应的光谱光视效率函数的意义。 了解颜色视觉理论。 * 光与色觉 光的颜色特性 物体的颜色特性 视觉的生理基础 颜色视觉理论 * * 光源 光 线 物体 颜色刺激

文档评论(0)

贪玩蓝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