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第二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 马拉松长跑比赛时赛程超过40km,历时2h以上的极限运动,运动员每小时至少要消耗300g糖类。 血糖可以补充肌肉因运动而消耗的糖类。正常人的血糖含量是0.8-1.2g/L。全身的血量大约为5L。 1、如果仅靠血液中的葡萄糖,运动员能跑多长时间? 2、长跑过程中大量消耗葡萄糖,会导致血糖下降吗? 0.8-1.2分钟 1.激素调节的发现 1.1资料分析:促胰液素的发现 (1)19世纪学术界认为“胰液分泌是如何调节的? (2)他的实验依据是什么? (3)而谁又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什么样的观点?他们又如何设计实验证明这观点的?除了证明这观点以外,他们还从实验中发现了那些内容? (4)你能从这个“促胰液素”的发现历程中得到什么启示? 在20世纪之前,学术界普遍认为:人和动物体的一切生理活动都是由神经系统调节的。 比如,对“胰腺分泌胰液的调节”这一问题,19世纪的学术界普遍认为,胃酸刺激小肠的神经,神经将兴奋传给胰腺,使胰腺分泌胰液。 稀盐酸 狗的上段小肠肠腔 胰腺分泌胰液 2)稀盐酸 狗的血液中 胰腺不分泌胰液 狗的上段小肠肠腔 1)稀盐酸 胰腺分泌胰液 注入 注入 注入 结果 结果 结果 沃泰默的解释: 这是由于小肠上微小的神经难以剔除干净的缘故,所以是一个十分顽固的神经反射。 1.1.1沃泰默的实验 3)切除通向该段小肠的神经,只留下血管 1)与2)对照说明:稀盐酸不能直接刺激胰腺分泌胰液 2)与3)对照说明:稀盐酸能够刺激小肠肠腔产生使胰腺分泌 胰液的信号 1)与3)对照说明:胰腺分泌胰液与神经调节无关 1.1.3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假设 这种实验现象不是神经调节的结果,而是化学调节的结果。 假设:在盐酸的作用下,小肠黏膜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进入血液后,随着血流到达胰腺,引起胰液的分泌。 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假设正确。 小肠黏膜+稀盐酸+砂子 磨碎 注射 制成提取液 狗静脉 实验过程: 实验结果: 实验结论: 他们把小肠分泌的这种化学物质称做促胰液素。 巴普洛夫的感慨:我们失去一个发现真理的机会 1.2 激素调节的概念 人和动物体的生命活动,除了受神经系统的调节外,还存在着另一种调节方式——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这就是激素调节。 外分泌腺与内分泌腺: (1)外分泌腺是一类有导管的腺体,其分泌物通过导管流出,不进入血液。如:唾液腺、皮脂腺、汗腺、肠腺、胃腺、肝脏等。 (2)内分泌腺是一类没有导管的腺体,其分泌物直接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进入到达全身。如:垂体、性腺、肾上腺、胰岛等都属于内分泌腺。 内分泌器官 1.2 激素调节的概念 人和动物体的生命活动,除了受神经系统的调节外,还存在着另一种调节方式——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这就是激素调节。 外分泌腺与内分泌腺: (1)外分泌腺是一类有导管的腺体,其分泌物通过导管流出,不进入血液。如:唾液腺、皮脂腺、汗腺、肠腺、胃腺、肝脏等。 (2)内分泌腺是一类没有导管的腺体,其分泌物直接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进入到达全身。如:垂体、性腺、肾上腺、胰岛等都属于内分泌腺。 内分泌器官 下丘脑 垂体 甲状腺 胸腺 肾上腺 胰腺 卵巢 睾丸 1.3 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 内分 泌腺 激素名称 化学 性质 作用 部位 生理作用 下 丘 脑 抗利尿激素 多肽 肾小管 集合管 促进水分的重吸收 促※腺激素 释放激素 垂体 调节垂体合成和分泌促※腺激素 垂体 生长激素 蛋白质 全身 促进生长,主要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 促※腺激素 ※腺 促进※腺的生长发育,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甲状腺 甲状腺 激素 氨基酸 衍生物 全身 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动物激素的种类及生理作用的比较 内分 泌腺 激素名称 化学 性质 作用 部位 生理作用 睾丸 雄性 激素 固醇 全身 促进雄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精子的生成,激发并维持雄性的第二性征 卵巢 雌性 激素 固醇 全身 促进雌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和卵细胞的生成,激发并维持雌性的第二性征和正常性周期 孕激素 卵巢乳腺 促进子宫内膜和乳腺的生长发育,为受精卵着床和泌乳准备条件 胰岛B细胞 胰岛素 蛋白质 全身 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葡萄糖,促进合成肝糖原和肌糖原;抑制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降低血糖浓度 胰岛A细胞 胰高血糖素 多肽 肝脏 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升高血糖浓度 1941年 1949年 1956年 正常面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