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椎管内常见肿瘤的MRI诊断 MRI组 李 玮 椎管内肿瘤是指生长于脊髓本身及椎管内与脊髓相邻近组织结构(如神经根 、硬脊膜、脂肪组织、血管等)的原发性和来源于稚管外其他部位转移性肿瘤的统称。 椎管内肿瘤按生长部位或与脊髓、脊膜的关系分为脊髓内、脊髓外硬脊膜下和硬脊膜外三类。 髓内常见肿瘤:室管膜瘤、星形细胞瘤、血管母细胞瘤、脂肪瘤、畸胎瘤、皮样囊肿及表皮样囊肿等; 髓外硬膜下常见肿瘤:神经源性肿瘤(包括神经鞘瘤及神经纤维瘤)、脊膜瘤、转移瘤、畸胎瘤等; 硬膜外常见肿瘤:转移瘤、淋巴瘤、海绵状血管瘤及神经源性肿瘤等。 髓内常见肿瘤及MRI表现 髓内病变定位要点: 病变部位脊髓增粗,病变位于脊髓实质时,中央管受压移位;病变起源于室管膜时,其上下方中央管扩张,中央管无移位; 病变邻近蛛网膜下腔变窄、消失,硬膜外间隙变形; 梗阻致病变上下端脊髓空洞、积水。 1、髓内室管膜瘤 室管膜瘤(intramedullary ependymomas)是最常见的髓内肿瘤,约占髓内肿瘤的55%-65% ,在儿童少见, 约占30% 。发病高峰为4O~5O岁,男性稍多; 肿瘤以下胸髓、脊髓圆锥及终丝部为好发部位,颈髓及上胸髓次之,临床工作中发现颈髓内室管膜瘤也比较常见。 脊髓室管膜瘤起源于脊髓中央管表面或终丝的室管膜细胞,沿中央管纵向膨胀性生长,且中央管无受压移位征象。肿瘤边界较清楚,表面可见假性包膜,质软,为红色或灰紫色肿块,血供中等。由于正常终丝内已无脊髓组织,仅由软脊膜和室管膜构成,因此,要判断脊髓下端的室管膜瘤是髓内抑或髓外、硬膜下肿瘤十分困难。瘤体内可发生灶性出血、坏死或囊形变,也可见点状钙化。 MRI表现 平扫:脊髓室管膜瘤在T1WI上呈稍低或等信号,在T2WI上呈等或高信号,其信号特点与其他髓内肿瘤相比无明显特异性,少数肿瘤内出血或囊变时,信号可不均匀; 增强:肿瘤实质部分显著强化,境界清晰,边缘锐利。囊性部分可为肿瘤坏死、液化所致,也可为肿瘤近端或远端脊髓空洞形成,前者增强扫描时囊壁可强化,后者则不强化。所以增强扫描对手术切除范围的确定有重要意义。 2、髓内星形细胞瘤 脊髓星形细胞瘤(intramedullary astrocytomas)起源于脊髓的星形细胞。约占髓内肿瘤的30%,是儿童常见的髓内肿瘤,约占儿童髓内肿瘤的60%以上。(文献报道:30岁以前星形细胞瘤较室管膜瘤多见,而30岁以后室管膜瘤发病率较星形细胞瘤高); 肿瘤发病部位以颈髓及上胸段多见,多为良性,生长缓慢,常累及多个脊髓节段,肿瘤多呈浸润性生长,边界欠清晰; MRI表现 平扫:病变相应节段脊髓增粗,T1WI呈稍低或等信号,边界欠清,T2WI呈高信号。瘤内因有出血、坏死、囊变等可致肿瘤内部信号欠均匀; 增强:肿瘤多呈散在斑片状不均匀轻度强化。当肿瘤发生囊变时囊壁由肿瘤本身组成,增强多强化;肿瘤两端继发囊腔是由于肿瘤阻塞使脑脊液回流受阻,压力增高所致或因肿瘤压迫脊髓动脉,使相应脊髓节段缺血、变性和坏死所致,增强不强化。增强扫描有利于区分肿瘤内囊变与肿瘤两端脊髓继发囊腔。 3、髓内血管母细胞瘤 血管母细胞瘤( hemangioblastoma )是中胚层的血管内皮细胞在原始血管形成过程中发育障碍,残余的胚胎间质细胞形成的肿瘤。占髓内肿瘤的1%-3%,以胸、颈段脊髓多见,大多数发生在脊髓背侧; 血管母细胞瘤好发于20-30岁青年,男性较女性多见。肿瘤一般无明显包膜,可表现为大囊小结节型或实质型,单纯囊型少见,实质型肿瘤周边及内部可见流空血管影。 MRI表现 平扫:实质部分呈等信号,其内常可见流空血管影,肿瘤边界清晰,肿瘤压迫邻近中央管,继发性椎管内压力增高致脑脊液流动受阻,可引起上下方中央管扩张; 增强:实质部分显著强化,瘤内及瘤周可出现异常增粗的增强血管影,囊性部分及囊壁不强化,增强扫描对区分肿瘤实质及瘤周继发水肿及脊髓空洞、积水有重要意义。 4、髓内其他肿瘤 髓内其他肿瘤包括少突胶质细胞瘤、血管瘤、脂肪瘤、皮样囊肿及表皮样囊肿等。 髓外硬膜下病变定位要点: 病变位于脊髓外硬膜下腔内,相邻部位脊髓受压,向对侧移位; 病变邻近上、下方硬膜下腔增宽。 1、神经源性肿瘤 神经源性肿瘤是髓外硬膜下最常见的原发肿瘤,约占全部椎管内肿瘤的1/3左右。包括神经鞘瘤及神经纤维瘤; 肿瘤多起自脊神经根背侧感觉根,绝大多数位于硬膜下,少数位于硬膜外或同时累及硬膜内外,病变常沿神经走行方向生长,表现为典型的“哑铃状”; 神经鞘瘤较神经纤维瘤常见,神经鞘瘤好发于20-60岁,男性稍多于女性;神经纤维瘤好发于20-40岁,无明显性别差异。 神经鞘瘤 神经鞘瘤(neurilemmoma)起源于神经纤维外包绕的施万细胞,可单发或多发身体任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