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目标规划(施光燕第五章)解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许多实际问题的优化牵涉的目标往往不止一个,如设计一个工厂的施工方案,就要考虑工期、成本、质量、污染等目标。再如找工作,购买家用电器,追求的目标往往都不止一个。由于这类问题需同时考虑多个目标,而有些目标之间又相互矛盾,从而使决策问题变得复杂,这类决策问题称为多目标决策问题。 多目标决策方法是现代管理科学的重要内容,也是系统分析的基本工具。按照决策变量是连续的还是离散的,多目标决策可以分为多目标规划决策(Multiple Objective Decision Making)和多准则决策(Multiple Attribute Decision Making)两大类,前者是以数学规划的形式呈现的决策问题,后者则是已知各个方案及它产生的结局向量,由此选择最优方案的决策。 多目标决策主要指多目标最优化,即多目标规划。对于某些问题,可以先用多目标规划选出几个备选方案,然后再用多准则决策方法作进一步处理,因此,这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多目标规划的发展 多目标最优化的思想萌芽于1776年经济学中的效用理论。1896年,法国经济学家V·Pareto首先在经济理论的研究中提出了多目标最优化问题。1951年,美国数理经济学家T·C·Koopans从生产和分配的活动分析中考虑了多目标决策问题,并首次提出了多目标最优化问题解的概念,将其命名为“Pareto解”(即有效解)。同年,H·W·Kuhn和 A·W·Tucker从数学规划论角度首次提出向量极值问题及有关概念。进入20世纪70年代,随着第一次国际多目标决策研讨会的召开及这方面专著的问世,多目标决策问题的研究工作迅速、蓬勃地开展起来,到目前为止,已取得若干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第一节 概述 线性规划及非线性规划研究的都是在给定的约束集合 R = {X | gi(X) ≥ 0,i = 1,2,……,m} X∈En 上,求单目标 f (x)的最大或最小的问题,即方案的好坏是以一个目标去衡量。然而,在很多实际问题中,衡量一个方案的好坏往往难以用一个指标来判断 。也就是说,需要用一个以上的目标去判断方案的好坏,而这些目标之间又往往不是那么协调,甚至是相互矛盾的。本节将以实例归结出几类常见的描述多目标最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 * * 多目标规划 例1:【喜糖问题】设市场上有甲级糖及乙级糖,单价分别 为4元/斤及2元/斤。今要筹办一桩喜事。“筹备小组”计划总花费不超过40元,糖的总斤数不少于10斤,甲级糖不少于5斤。问如何确定最佳的采购方案。 我们先确定此问题应满足的条件(即约束条件)。不难看出,当甲级糖数量为x1,乙级糖数量为x2时,有: 在研究以什么为“最佳”的衡量标准时,“筹备小组”的成员们意见可能会发生分歧,其原因是他们会提出各种各样的目标来。 如果要求总花费最小,即要求: f1(x1, x2) = 4x1+2x2 →min 如果要求糖的总数量最大,即要求: 如果要求甲级糖的数量最大,即要求: 易见,这是具有3个目标的规划问题(由于约束及目标均为线性函数,故它为多目标线性规划问题)。 由以上实例可见,多目标最优化模型与单目标最优化模型的区别主要是目标多于一个。在这些目标中,有的是追求极大化,有的是追求极小化,而极大化与极小化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因此,我们不难将多目标最优化模型统一成一般形式: 决策变量:x1,……,xn 目标函数:min f1(x1,……,xn) ……………….. min fp(x1,……,xn) 若记X = (x1,…,xn),V-min表示对向量F(X) = [ f1(X), …,fp(X)]T中的各目标函数f1(X),…,fp(X)同等的进行极小化。R ={X | gi(X)≥0,i=1,…,m}表示约束集。 则模型一般式也可简记为 这里(VMP)为向量数学规划(Vector Mathematical Programming)的简写。 第二节 偏差概念的运用 本节介绍一类在实际中有着广泛应用的特殊多目标最优化模型。这类模型并不是去考虑对各个目标进行极小化或极大化,而是希望在约束条件的限制下,每一目标都尽可能的接近于事先给定的各目标值。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