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节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Contents 一、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一) 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关系 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是指与人类意识相区别的自然界、社会以及人的活动过程的辩证法。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是指以概念作为思维细胞的辩证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规律。 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 首先,从内容和本质上来说,二者是一致的。 客观辩证法决定主观辩证法,主观辩证法实质上是以概念形式对客观辩证法的反映。 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 其次,在表现形式上,二者又是两个不同系列的辩证法形式。 客观辩证法采取外部必然性形式,离开人的意识、思维而独立存在。主观辩证法则采取观念的、逻辑的形式,是同人类思维的自觉活动相联系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根本要求;反对因循守旧、默守陈规,反对对一切已丧失生命力的事物采取妥协的态度;坚持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继承与创新的统一。唯物辩证法的一系列规律和范畴都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意义。 唯物辩证法的方法同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是一致的,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运用于思维和工作中就转化为认识方法、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1、归纳与演绎 2、分析与综合 3、抽象和具体 4、历史和逻辑的统一 (一)辩证思维方法 (二)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二)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包括控制方法、信息方法、系统方法、结构功能方法、模型化方法和理论化方法等。 辩证思维方法从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的角度来揭示事物的关系,侧重于人与世界的整体关系。 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是在确认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前提下,深入研究世界的某些关系。这些方法丰富和深化了辩证思维方法。 (二)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关系: 辩证思维方法是现代科学方法的方法论前提; 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又丰富和深化了辩证思维及其方法。 动物学的逻辑 原始生物 原始动物 两栖动物 人类 哺乳动物 爬行动物 (3)历史和逻辑的统一 是指逻辑的结构与演化同对象的客观发展史相一致 4、历史和逻辑的统一 (一)辩证思维方法 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控制方法 结构功能方法 信息方法 系统方法 思路决定出路,思维水平决定工作水平。能不能正确判断形势,能不能有效化解矛盾,能不能顺利推进工作,关键看有没有科学的思维方法。我们要不断提高战略思维能力、历史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底线思维能力,不断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 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不断增强思维能力 三 *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 * L O G O * *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L O G O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一 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二 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不断增强思维能力 三 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一) 唯物辩证法是伟大的认识工具 (二) 矛盾分析法是根本的认识方法 (三) 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矛盾分析法居于核心的地位,是根本的认识方法。 矛盾分析法的内容包括: 其内容广泛而深刻,例如,分析矛盾特殊性的方法,“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抓关键、看主流的方法,在对立中把握同一与在同一中把握对立的方法,批判与继承相统一的方法等,都是矛盾分析法的具体体现。 (一)辩证思维方法 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二、 (1)归纳是指从个别上升到一般思维方法。主要应用于科学发展的经验阶段。归纳有不完全归纳和完全归纳两种形式。 个别 一般 1、归纳与演绎 (2) 演绎是以一般概念、原则为前提推导出个别结论的思维方法。主要应用于科学发展的理论阶段。 (3)归纳与演绎相互联系:互为条件、相互补充、相互转化。 1、归纳和演绎 ??? 归纳是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性结论的思维方法,是一种由个别性前提过渡到一般性结论的推理形式。包括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 S2 ------ p S1 ------ p S3 ----- p S4 ------ p S ------- p S1 ------ p S2 ------ p ------ S ------- p 完全归纳 不完全归纳 ? 演绎是从一般原理走向个别结论的思维方法,是由一般性原则推导个别结论的推理形式。由前提、逻辑规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VIP
- 烫伤的课件教学课件.pptx
- 南京财经大学《学生手册》题库(更新版).docx
- 01(案例01)创始人股东与外部大股东能够实现资源互补与稳定治理吗(2015-07-20).ppt VIP
- 2025年护理十五五规划.docx
- Unit 1 Helping at home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共六课时)2025-2026学年度人教PEP英语四年级上册.docx VIP
- 2025年 广东广州南沙区横沥镇社区专职岗位招聘考试笔试试卷(附答案).pdf
- 一种复方阿莫西林可溶性粉及其制备方法.pdf VIP
- 脑梗死医疗护理教学查房.ppt VIP
- 郑钦安医书阐释之3-《伤寒恒论》-逐字校对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