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9.2生物与环境要点.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9 生物与环境 专题9 生物与环境 判断: 1.可以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群落的丰富度。 2.只有分裂的细胞,才会利用尿苷。 3.土壤小动物构成了土壤中的一个群落。 √ × × 7.(2014安徽教研二调,18)一森林生态系统中有甲、乙两种昆虫,原来这两种昆虫的种群密度长期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保持动态平衡。后来在时间T点,对森林施放了一种附近林区曾多次使用的化学杀虫剂,这一生态系统就发生了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施药前图中生物构成群落 B.施药后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不变 C.附近林区存在甲昆虫 D.附近林区存在乙昆虫 8.(2013安徽合肥一中月考)为了减少某种昆虫对农作物的危害,人们引入了专门捕食这种昆虫的蜘蛛。如图表示对这两个种群数量变化的调查结果,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C ) A.在Ⅰ时期,若针对害虫施以杀虫剂,蜘蛛的数量将会增加得更快 B.在Ⅱ时期,害虫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食物不足 C.在Ⅲ时期,两个种群之间仍然存在相互作用 D.随着害虫的进一步减少,蜘蛛数量最终会减少到零 植物→害虫→蜘蛛 9.(2014安徽教研二调,23)下列与生态系统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寄生生物的存在会影响被寄生生物的生存,从而降低生物多样性 B.食物链的每一个环节都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用于生物自身有机物的合成 C.森林植物分层分布,下层光照较弱,生长于下层的植物定向变异为喜阴植物 D.生态系统的负反馈调节既发生在生物之间,也发生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 10.(2013安徽示范名校联考,6)图为一个密闭生态缸处于良性状态的碳循环模式图,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 ) A.行为信息在无机环境和异养生物①之间可进行单向或双向传递 B.三种生物的成分自左向右依次分别代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C.生态缸需要放置在一个有适宜散射光的位置才能正常运转 D.可通过观察自养生物等成分的生活状况来判断生态缸是否处于稳定状态 11.(2013广东理综,5,4分)如图所示某湖泊的食物网,其中鱼a、鱼b为两种小型土著鱼,若引入一种以中小型鱼类为食的鲈鱼,将出现的情况是( A ) A.鲈鱼的产量不能弥补土著鱼的减少量 B.土著鱼在与鲈鱼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C.浮游动物总量锐减后再急升 D.浮游植物总量急升后再锐减 浮游动物短期内,增加 浮游植物短期内,减少 12.(2012海南单科,19,2分)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简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 A.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 B.该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C.能量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并进入系统,可以热能形式输出 D.甲、乙和分解者所贮存的能量之和是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13.(2011海南单科,21,2分)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得到的能量必然大于消费者得到的 B.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对所有捕食者都必然是有利的 C.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型必然越大 D.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型必然越小 A 14.(2014安徽示范高中8月摸底,25)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简化图,其中数字表示生理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 A.能量流动主要是指1、2、3、4过程 B.4过程中碳元素的存在形式从有机物变成二氧化碳 C.5过程可表示生物群落中的部分物质回归无机环境被生产者再利用 D.若家畜固定的能量为M,则蚯蚓固定的能量最多为0.2M 能量输入、传递、转化、散失 15.(2013广东省六校联考)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双选)( AC ) A.在调节大气CO2平衡方面,森林生态系统的作用小于海洋生态系统 B.发菜没有叶绿体,在生态系统中不属于第一营养级 C.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越强,意味着其营养结构越复杂 D.我国南方热带雨林中分解者的代谢活动比北方森林中的弱 1.(2013山东理综,26,8分)稻田中除水稻外,还有杂草、田螺等生物。 (1)调查稻田中田螺种群密度时可采用样方法,选取样方的关键是    。根据下面的取样调查表可估算出稻田中田螺的种群密度为    只/m2。? 14 15 19 15 18 15 田螺数量(只) 1 1 1 1 1 1 样方面积(m2) 6 5 4 3 2 1 样方编号 随机取样 16 (2)稻田中经控制后的有害生物密度与所需的防治成本有关,并影响作物的价值。图中曲线    (填“Ⅰ”或“Ⅱ”)表示将有害生物控制在不同密度时的 防治成本。若将有害生物密度分别控制在图中A、B、C三点,则控制在    点时收益最大。 作物的价值应大于防治成本 两曲线的差值越大则效益越大 Ⅰ B (3)如在适当时间将鸭引入稻田,鸭能以稻田中的杂草、田螺等有害生物为食,从而可以减少    使用,

文档评论(0)

cc88055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