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中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很早就有学者注意到进行古代遗迹考察和古代遗物研究的重要价值。产生于北宋时期(公元960~1127年),具有一定学术系统的金石学,到清代(公元1644~1911年)更为发达,最终形成了中国考古学的前身。以田野调查发掘为基础的近代考古学,在中国兴起较迟。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一些帝国主义国家派遣的探险家、考察队,曾潜入中国边疆地区进行活动。20世纪20年代后期,中国学术机关开始进行周口店、殷墟等遗址的发掘,标志着中国考古学的诞生。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调查发掘遍及全国各个地区,逐步建立起完备的中国考古学体系。 盗墓,是渊源古远的犯罪行为。新石器时代的考古资料已经可以看到有意识的墓葬破坏现象的遗存。在春秋时期“礼坏乐崩”的社会变化之后,厚葬之风兴起,于是盗墓行为益为盛行。陕西凤翔的秦公1号大墓,是迄今所发现的先秦时期规模最大的墓葬,也是我国应用科学考古方法发掘的最大的墓葬。这座古墓发现盗洞247个,其中有数10个盗洞直接打入椁室。 大众总是觉得盗墓者比考古学家水平高,因为总是他们先找到墓葬,考古学家没有他们快,这里是有很大误解的。 首先考古学不仅是发掘墓葬,更不仅是寻找墓葬,这是和盗墓最根本的区别,不过这样说太空泛,因为目前大众普遍认为考古就是挖墓。 那么我们就来说说挖墓。单就寻找墓葬来说(还好很少有人认为盗墓者的“发掘水平”也比考古学家高的),最基本的手段就是钻探,而钻探的技术含量并不很高。简单来说,只要有力气,不色盲,普通农民很短时间内就可以学会钻探找墓。那么剩下的问题就是能不能探到地方,这个地方被探到了,有墓葬自然就被发现。这个地方没探到,有墓葬也不会被发现。 目前有很多墓地是已知很久的,如附属于重要遗址、城址的墓地,这些墓地不只文物部门有记录,法律有保护,附近的老百姓因为生产建设或者祖辈时的偶然发现也都知道,相当于公开信息,盗墓者自然是瞒不住的(很多盗墓者就是附近百姓啦)。这种保持现状的墓地,考古工作者是不会主动去发掘的,盗墓者受利益驱动才不管保持现状。换句话说,不是考古学家不知道,而是考古学家不去主动挖。 但是一些墓地历史记载很少,从未被盗或轻微被盗,简单说就是现代人不太知道。盗墓者为什么能发现这样的墓地呢?原因很简单,他们发现了。他们探到这个地盗墓是低成本,而考古则需要大量的公共投入。 裕陵是乾隆皇帝的陵寝,地宫内葬有乾隆本人、两位皇后和三位皇贵妃。裕陵明堂开阔,建筑崇宏,工精料美,气势非凡,自南向北依次为圣德神功碑亭、五孔桥、石像生、牌楼门、一孔桥、下马牌、井亭、神厨库、东西朝房、三路三孔桥及东西平桥、东西班房、隆恩殿、三路一孔桥、琉璃花门、二柱门、祭台五供、方城、明楼、宝城、宝顶和地宫,其规制既承袭了前朝,又有展拓和创新。 以顺治的孝陵为轴心,孝陵以西的胜水峪就是乾隆的 裕陵。乾隆皇帝 弘历继承父祖之业,励精图治,奋发有为, 武功十全,拓疆两万里,使清王朝达到了极盛时期。他的皇陵,工精料美,富丽堂皇,雄伟与豪华程度已不必多言。且不说他陵前神路上 石像生的数量超过了 康熙的景陵,单是这座陵寝门前小小 玉带桥的奢华与精美,在历代皇陵中可谓独树一帜了。始建于乾隆八年(1743),乾隆十七年告竣,耗银200多万两。 一、 石像生设置8对,比其祖父 康熙帝的 景陵多了麒麟、骆驼、狻猊各一对,虽数量少于孝陵,但种类却与孝陵一样。 二、裕陵大殿东暖阁辟为佛楼,供奉各式佛像及大量珍宝。以后帝陵纷纷效仿,成为定制。 三、 陵寝门前的 玉带河上建有三座规制相同的一孔拱桥,龙凤柱头栏杆,桥两端以靠山龙戗住望柱。这三座拱桥造刑优美,雕工精细,在清陵中仅此一例。 四、地宫内布满了精美的佛教题材的雕刻:三世佛、五方佛、 八大菩萨、 四大天王、二十四佛、五欲供、狮子、八宝、法器、佛花以及三万多字的藏文、梵文经咒,雕法娴熟精湛,线条流畅细腻,造型生动传神,布局严谨有序,堪称庄严肃穆的 地下佛堂和石雕艺术宝库。 清初,第一代顺治皇帝亲自选定昌瑞山麓为皇家的“万年吉地”,于主峰下始建孝陵。二十年后,第二代康熙皇帝于孝陵之东南建成景陵。又过四十年,第三代雍正皇帝也在昌瑞山附近的九凤朝阳山为自己选定了“寿宫”,但工程还未开始,这位皇帝又变卦了,传下手谕:“此地近依孝陵、景陵,与朕初意相合,及精通堪舆之人再加相度,以为规模虽大而形局未全,穴中之土又带砂石,实不可用。今据怡亲王、总督高其倬奏称,相度得易州境内永宁山太平峪万年吉地,实乾坤聚秀之区,阴阳合会之所,龙穴砂水,无美不收,形势理气,诸吉咸备等语。朕览此奏,其言山脉水法,条理详明,询为上吉之壤,但与孝陵、景陵相去数百里,且与古帝制典礼有无未合之处,著大学士九卿详悉会议、具奏。”大学土九卿等人奉旨举行会议,引证了历代帝王营建陵墓之例,其间远者相距四、五百里,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