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煤储层压力及吸附/解吸特征 第一节 煤储层压力 第二节 煤储层的吸附特征 第三节 等温吸附曲线的应用 第四节 影响煤的吸附性因素 第五节 煤储层的解吸特征 二、储层压力状态 压力系数:即实测储层压力与同深度静水压力之比,% ① 超压:压力系数1,压力梯度0.98 MPa/100m; ② 正常压力:压力系数=1,压力梯度=0.98 MPa/100m; ③ 欠压:压力系数1,压力梯度0.98 MPa/100m。 我国三十二个矿区煤层气试井结果表明,各煤级煤储层 超压状态占33.2%,正常压力状态占21.9%,欠压状态占45.3 %,各煤级煤储层中三种状态均有分布,其中中煤级煤储层 大多处于欠压状态。 P=Gp·H P—储层压力,MPa; Gp—压力梯度(单位垂深内的储层压力增量), MPa/100m; H—煤层中心埋藏深度,m =h·Gw —视储层压力,MPa Gw—静水压力梯度;0.98MPa/100m(淡水); 0.98MPa/100m(咸水) h—煤层中点处水头深度,m 二、临界解吸压力 临界解吸压力:指在等温曲线上煤样实测含气量所对 应的压力。 临储压力比:临界解吸压力与储层压力之比。 三、理论采收率 Pad—枯竭压力 (据美国的经验可降至的最低储层压力为100磅/平 方英寸,约为0.7MPa) ) * 第一节 煤储层压力 一、定义 指作用于煤孔隙—裂隙空间上的流体压力(包括水压和气压),故又称为孔隙流体压力。 1、开放体系 储层压力等于静水压力 2、封闭体系 储层压力等于上覆岩层压力 3、半封闭体系 上覆岩层压力由储层内孔隙流体和煤基质块共 同承担 超压——煤层气井喷 三、储层压力的地质控制 1、埋深 2、地应力 3、水文地质 开放体系 4、煤层气(瓦斯)压力 煤层气(瓦斯)压力是指在煤田勘探钻孔或煤矿矿井中测得的煤层孔隙中的气体压力。 煤储层试井测的储层压力是水压,二者的测试条件和测试方法明显不同。煤储层压力是水压与气压的总和,在封闭体系中,储层压力中水压等于气压;在开放体系中,储层压力等于水压与气压之和。 吸附方式:物理吸附,范德华力 吸附模型:单层吸附,多层吸附,容积充填理论 一、朗格缪尔理论 第二节 煤储层的吸附特征 VL或Vm或a—最大吸附量; VL 、PL——朗格缪尔体积 和压力,PL等于1/b 二、 平衡水等温吸附实验 IS-100型气体等温吸附/解吸仪 四、多相介质煤岩体的吸附特征 (一) 气相多组分吸附特征 (二) 多相介质的吸附特征 1、煤对水和单组分气体CH4的吸附 2、平衡水条件下煤对CH4的吸附特征 第三节 等温吸附曲线的应用 一、理论饱和度或实测饱和度 含气饱和度是指煤储层在原位温度、压力、水分含量等储层条件下,煤层含气总量与总容气能力的比值。 理论饱和度:实际含气量与兰氏体积之比值 S理=V实/VL S理—理论饱和度,%; V实—实测含气量,m3/t; 吸附等温线: V=VLPL/(P+PL) V/P=V/PL+VL/PL 实测饱和度:实测含气量与实测储层压力投影到吸附等温 线上所对应的理论含气量的比值。 S实=V实/V V=VLP/(P+PL)
文档评论(0)